展虹霓 作品

第154章 (合章)请封良娣!二龙同朝!朕来得不巧了(第2页)

元隆帝看看金珠,再朝他爹看去。

便见他爹不知何时站于一龙首上,身披彩霞肩负日月,玄鸟围着其打转鸣叫。

“爹……”

元隆帝终于能言,开口声音哽咽。

先帝目光威严又不失慈爱地看着自己年近六十,动不动哭鼻子的儿子。

声如洪钟:“玄鸟衔珠,玄孙携慧,此子承天祚明德,当开我大靖盛世,吾儿慎待之。”

话音落。

元隆帝忽感头顶像是被抚了一下,再定睛看龙首上的先帝,只见其眼里含笑。

“吾儿做得甚好,朕心甚慰,执牧肖你。”

元隆帝就绷不住了,眼泪哗啦啦掉。

眼见先帝爷乘龙而去,他手捧金珠追过去:“爹,爹!再与儿子说说话罢。”

可惜老爷子狠心得很,竟是头也不回,元隆帝的胡子都被眼泪打湿了。

心中自是感伤至极。

就在此时,忽闻一道碎裂之声。

元隆帝擦擦泪眼低头看去,手中金珠竟裂开一道缝,一只幼鸟冒出头来。

“啾?”

“陛下,陛下?”

元隆帝正欲细究那只幼鸟,耳边便想起了全仕财的声音,他睁眼一看。

对上全仕财那张皱巴巴的长方脸。

元隆帝一顿,复把眼睛闭上。

全仕财:“?”

全仕财小心翼翼:“陛下可是梦见先帝爷了?”

元隆帝:“你又知道。”

全仕财心说您搁这儿一直喊爹呢。

我能不知道?

当然这话不能说,不过他不说元隆帝倒是猜到了,当即睁眼狠狠瞪他一眼。

遂接过全仕财手中的帕子,擦擦脸。

“陛下,有大喜事!”

全仕财撩袍跪地,中气十足道。

“万岁爷洪福齐天,今正月十六寅时初太子殿下喜得麟儿,小殿下啼声如洪,天资贵体,实乃大靖国祚昌隆之兆!”

乾元殿里外跪倒大片宫人。

“恭贺陛下洪福齐天,太子殿下麟趾呈祥,天佑大靖龙脉昌盛,千秋万代!”

元隆帝手里的帕子都掉了。

“该这时候生?”

全仕财只当万岁爷为太子有后而欣喜过头,不禁笑得愈发见牙不见眼。

“回主子,圣嗣临急天择吉时,报消息的人说小殿下贵体康健,无不足之症。”

“圣嗣临急,天择吉时……”

元隆帝想到刚刚的梦,一番自语缓缓下了榻,沉吟数息他抚须大笑。

“好一个圣嗣临急天择吉时,赏!大赏!”

全仕财叩首高声谢赏。

殿内外的其他宫人闻言知道他们这是也要得赏了,纷纷面露喜色高声叩谢。

等元隆帝笑得差不多了。

全仕财起身禀道:“陛下,太子另有奏。”

元隆帝挑眉。

全仕财从小太监捧来的楠木雕龙托盘里拿起太子的奏折双手呈给他。

元隆帝随手打开。

——为宫妾宋氏诞育元孙恳恩晋封事。

臣谨奏:

伏以祖宗垂训,胤嗣乃国本之重,兹有臣妾宋氏,髫年入侍,习训五载,纫针无怠,秉性柔嘉。

事臣以来调膳克勤,敛裾守隅,颖慎相济,妊嗣之期妊护有术,禔躬胎教。

今幸得天眷垂慈,诞育元孙,母子康宁,伏念皇孙承祧之重,而生母位号未彰,非所以重国本,褒宗庙也。

今宋氏虽出蓬门,然敏而守默,明慧安位,无外戚干请之私,仰请父皇俯鉴……

……

……

伏请册良娣之位,临表涕零,臣惶恐待之。

元隆二十一年正月十六日

皇太子臣骆峋谨奏。

“呵。”

元隆帝瞄了眼下方的时日,哼笑出声,“他倒是一刻也等不得,你也瞧瞧。”

全仕财恭恭敬敬接过奏折。

他服侍元隆帝几十年,早有颗七窍玲珑心,翻开奏章便直奔着

看完,全仕财笑着道:“殿下初为人父,待小皇孙慎重万分,也是情有可原。”

元隆帝却觉得不尽然。

他记得两个月前皇后夜里同他谈及皇孙时,有提到过那位姓宋的昭训。

看皇后的样子,倒是对那小昭训挺满意。

不过,那也是太子将那小昭训带到她跟前在先,小子跟老子玩这一套!

元隆帝哼了哼。

旋即往奏折上扫一眼,又想起那个梦。

常言帝王梦,乃天命现。

皆因帝王称天子,其梦境便常被世人认为可直通天意,接收神谕。

譬如商王武丁梦贤相傅说。

传说武丁通过梦境找到本为奴隶的傅说,破格任其为臣,将商朝推向强盛。

当然,所谓帝王梦之说其实多数时候更偏向一种权术,一种政治手段。

元隆帝对此自是清楚不过。

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何况从前他的确没做过这样的梦,有霞光日月、龙鸟合鸣,又有先帝爷。

尤其金珠破壳,皇孙降世。

“替朕更衣,去东宫!”

元隆帝大手一挥。

全仕财受惊不小。

一则宫廷礼教森严,哪怕亲父子,日常也极少会有皇帝亲临皇子处探视。

就算宠爱,也一般是将其召来伴驾。

年幼皇子皇孙是如此,已成家的皇子更不必提。

皇帝亲临,可谓至高的荣耀。

二则正月十六歇一天,十七才正式重启朝会。

这会儿还不到卯时,外头黑漆漆的一片,哪有这么早跑去彰显龙恩的?

全仕财便想劝来着。

但元隆帝非去不可,龙颜似乎十分悦。

全仕财只好遵旨。

心里这时候多少也有数了。

陛下这么高兴恐怕不仅仅是为太子终于有子嗣了,兴许还与刚刚的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