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虹霓 作品

第191章 太子调戏宋良娣 “这种赏要不要?”(第2页)

挨骂倒也不难猜到。

若说这事放在寻常人家,小姑娘私藏了心上人的东西,事后惨遭发现。

槛儿还能以女儿家的一片赤诚爱慕之心替其说说话,可惜不是寻常人家。

事情就注定不能等同待之。

再者不管那位高小姐平日的为人如何。

她今天的初衷都是为了不让槛儿好,后面也表现出了对槛儿的低看之意。

槛儿自觉不是圣人,做不到以德报怨。

所以她没多说别的。

只问:“殿下要处理这件事吗?”

骆峋:“必须处理。”

不提他被父皇骂的事,仅针对高若漪私藏他东西的这件事本身的性质。

便不能不了了之。

且另有高家,高敬璋、高墉父子。

高敬璋乃先帝时期元武十年的榜眼。

初授获翰林院编修,后经调至外地督学,回京后先后任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礼部郎中、礼部左侍郎。

再之后被调至吏部。

从吏部右侍郎到吏部尚书,入内阁,于先帝大行前接替上任首辅之位。

至今高敬璋在首辅这个位置上待了二十多年,一直为朝中清流之表率。

不可否认高敬璋于朝廷所做的贡献。

然此人表面是清流。

实则暗地里利用职位之便大肆敛财,将两淮盐场搅得一团乱也是事实。

据骆峋所知。

先帝任用高敬璋为首辅,是为父皇今后有人可用,当时高敬璋也尚为清明之人。

直至元隆五年。

父皇需借高敬璋之流推行新政、重开海禁,其洞察圣意后作风便开始变了。

到元隆十七年。

新政完成,海市完全恢复商贸。

高敬璋卖官鬻爵,雅贿洗银,其贪墨恶行渗透至军费、司法、田产等多处。

父皇这两年明面上对高敬璋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则早在为扳倒高敬做准备。

上个月淮安府清江浦水渠暴雨决堤,知府的折子今日下午才到父皇手上。

报称此次决堤毁漕船百艘,淹死役夫数百,另有洪水倒灌皇祖陵,究其决堤原因或为高氏门生克扣工料。

父皇大怒不止。

让骆峋来看,若无意外此事便极可能成为父皇铲除高家父子的引火线。

至于高家小姐私藏东宫之物这件事,骆峋当初没瞒,现今也不打算瞒。

非他有失君子风度,不顾及高家小姐清誉,而是事关高家不能轻拿轻放。

且此事本身性质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