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生财之道(第2页)

就听宋婉清上气不接下气道:“快,快,都背上一切可以装东西的家伙事……和我上山……上山采蘑菇。”

沈春芽和顾盼儿听到动静走了出来,“宋妹子,上山采蘑菇我和大娘去就行了,咱们这些人也吃不了多少,让张伯和万……”

宋婉清打断她,“采多了咱们卖,一斤蘑菇二十五文。”

几人齐齐一愣,而后利落的放下手中的活计,进山洞拿了箩筐,背篓,布袋,只要是能装东西的,全都拿上了,当然,除了锅碗瓢盆。

就连林书勇和林书元都上阵了。

张昌平和宋成风病还没好利索,两个人留下照看月牙和三丫。

陶婆婆得知这个消息,也背了背篓,跟着去了。

路上一直在念叨,亏大了,亏大了。

萧在山他们都去收稻米了,这干一天下来,换来的那点粮食,也卖不上二十五文啊,可不就是亏大了吗!

沈春芽宽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这么大的山,一天可采不完,而且蘑菇还会长呢,明天再采就是。”

陶婆婆心里这才舒服一些。 这山谷中的原住民绝大多数都不愁吃穿,很少有人会劳神费力的亲自上山采蘑菇,想吃的话,他们更倾向找郭冬冬买。

而其他村的村民们来采的时候,也只敢采背面。

所以面对山谷这一面的蘑菇,长得十分的密。

宋婉清一行人上山就开采,由于都是一片一片的,根本不费什么力气,就把带来的背篓、箩筐、布袋都装满了,便下山去找郭冬冬卖。

郭冬冬背篓换不起了,只好让他们把蘑菇都倒出来,全都堆放在驴车上。

他们上山的时候,就有不少的难民好奇跟上去后,发现他们这么多人,竟是上山采蘑菇,还对他们嗤之以鼻。

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自己错了。

因为他们听见,郭冬冬说这蘑菇竟然二十五文钱一斤。

他们一个个都疯了!

都跑回去叫着自家人上山了。

这其中当然也有像陶婆婆一样后悔的人,而且还不少。

毕竟萧在山一行人,对比其他难民都算是富裕得了,最起码他们没有饿肚子,有山洞避寒,还有秋衣棉鞋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