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赵主管的报告(第3页)

五亩坡地仅用一天便完成播种——三台机器呈一字形推进,苏砚秋只需根据自己的规划给播种车添加种子。

此刻她正蹲在李子林间,面前摊着二十多个袋子,她用标签纸写着 &34;大青皮&34;、&34;金铃子&34;、&34;紫花晚&34;之类的老品种名。

这些从西南区淘来的黄豆种,在灵液浸泡后显出奇异特性——&34;大青皮&34;的胚芽泛着青铜色冷光,&34;金铃子&34;的种脐竟分泌出琥珀状树脂,最古怪的是&34;紫花晚&34;,干瘪豆粒在月光下会浮现出血管般的纹路,还有一些快递还没到,但就算要安置手里的这些种子,她也犯了难。

&34;按每亩间作300株算,5亩地最多混种15个品种那还得至少再租10亩&34;她咬着铅笔头在笔记本上划拉,草稿纸被划破好几处。

“姐,快递拿到了,走回家。”村里快递不送上门,都是苏砚舟每天送菜去镇上的客运站,顺便带回来。

“知道了,马上过来。”说罢她收起地上摆的20多个黄豆种袋子和笔记本一起朝三轮跟前走去。

她着手处理了7个老豆种,所有都有按1:300稀释的灵液浸泡,云省&34;茶豆&34;需浸泡6小时,东北&34;铁荚王&34;则要足12小时方能激活抗寒基因。浸好的豆种按地域分区播种:陇南&34;牛蹄黄&34;种在酸性的东边坡,耐盐碱的胶东&34;沙窝豆&34;则撒向西头碎石地。

每个区域都挂了牌子,红漆标注着&34;重庆綦江灰皮豆——蛋白质含量42&34;、&34;广西靖西鹰嘴豆——根瘤菌活性a级&34;等数据,当然这些都是卖家写的,至于是不是这样,还得种一种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