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搬新家(第2页)

苏自强摩挲着桌面暗纹,听着王程成报出 “五百元一套桌椅” 的价格,笑得眼角皱纹都舒展开来,直说这买卖做得实在。

后厨里,锅铲碰撞声与欢笑声交织。

林婉婉踮脚将青花瓷碗摞进橱柜,王程成正弯腰调试猛火灶,灶台边的调料架上,八角桂皮的香气混着新刷的桐油味,在暖黄灯光里氤氲。

从铸铁炒锅到雕花瓷碟,一应厨具皆摆放得井井有条,仿佛已经在等待第一缕饭菜香升起。

这来应聘帮厨的居然是外婆说的那个天天刷手机挣金币的吴翠花,这会正在帮忙擦柜台,一流的不锈钢柜台,难看是难看了点,但好收拾。

“吴婶,收拾完了您就帮忙去摘点苏家后院围墙那里的藿香吧,我今儿是要给大家露一手的。”

今天正巧苏砚舟那边腐肥,抽干了一个蓄水池,里面好多小白条、鲫鱼和泥鳅,王程成也不怕麻烦直言今晚请大家吃鱼。

夕阳为新落成的食堂镀上金边,苏砚秋望着三楼员工宿舍陈设,满心都是妥帖。

虽说家具五折购入仍花了四万多,但每一件都精心挑选。

员工宿舍里,原木色的实木床架带着淡淡木香,搭配米白色的亚麻床品,简洁又不失温馨;每个房间都配备了小巧的原木书桌,窗边还安置了藤编衣柜,纹理自然的柜门透着质朴气息。

转角处,黄铜壁灯将暖光洒在墙上,光影交错间,更显雅致。

最特别的是走廊中间有一处大的公共休息区,一张弧形的布艺沙发围拢着复古风格的矮茶几,墙角置物架上摆放着王程成带来的陶罐与老唱片,不经意间便勾勒出闲适氛围。

外公家门口的新建筑更是亮眼,新型材料铺贴的墙面呈现出大理石般的质感,纹理细腻且自带柔光效果,与原木房的自然风格相得益彰。

100平的两层门窗皆是双层隔音玻璃,窗框镶嵌着精致的雕花铜条,既保证采光,又增添了几分古典韵味,一楼是一个堂屋两间卧室,一个大厨房,外公外婆住了其中一间,二楼是4个比较大的卧室,我们一家4口住了3间。

院子里的老桂花树飘来若有若无的甜香,提醒着苏砚秋中秋将至。

几个姨和舅舅向来重团圆,到时回来,若没足够地方住,确实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