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云雾液的研究推进(第2页)
林薇:“对,所以这也是我接下来要研究的方向,但是是什么变量引起的这些,蔬菜里到底含有多种还是一种有机物质才对人体的免疫力提升更好,这都是未来的课题。”
张天行建议:“这个你可以去参考一下神农蔬菜基地的现有作物啊,她不是前后两批菜的含量就不同吗,现有的试验田。”
林薇的指尖在自己带来的豌豆苗培养皿边缘轻轻叩击,仿佛在敲击实验室的无菌操作台:
&34;云雾液的作用机制不是简单的 &39; 浸泡 - 激活 &39; 线性关系。&34;
她调出农科所新开辟的试验田微生态监测图谱,237 个数据节点在屏幕上闪烁如星,&34;你们看这组对比:同一批种子用等量云雾液处理,a 区梯田的蔬菜含 8 种活性物质,2种有机物,b 区相邻梯田却只有 5 种 ,有机物却是3种—— 而两者的土壤 ph 值差异仅 02。&34;
汤贵生皱眉:&34;不过是小数点后一位的差别&34;
&34;在微生物的世界里,这相当于热带雨林与沙漠的区别!&34;
林薇:&34;苏砚秋的田虽然用了云雾液浸泡种子,但缺乏标准化的对照系统:没有隔离带控制花粉传播,没有实时监测土壤微生物群落,甚至连灌溉水的矿物质含量都不固定。&34;
张天行向前倾身:&34;但她的菜已经显示出明确疗效 ——&34;
&34;疗效是现象,科学需要的是因果链!&34;
林薇从文件夹中抽出《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红色批注覆盖了大半页纸,
&34;如果直接用她的田做试验,就像把火箭发动机放在泥坑里测试推力 —— 变量太多,结果根本不可信。我们需要的是&34;
她指向实验室方向,&34;能精确控制光照、湿度、微生物输入的无菌培养舱,每个培养皿都是独立的生态单元。&34;
罗浩点头:&34;就像肿瘤组的细胞培养实验,必须排除所有干扰因素。&34;
&34;正是如此。&34;
张天行直接问林薇:&34;那你需要什么?要多少时间才能培育出来这种带有自带免疫力的种子?&34;
&34;至少需要半年!&34;林薇摊牌,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张天行猛地将疫情数据报表拍在桌上,图表上不断攀升的红色曲线刺得人眼疼:
&34;林所长,您知道吗?卫健委最新推演显示,如果放任新型流感传播,三个月内医疗系统将超负荷运转 37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