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粤市主理人唐俊(第3页)

没有多余的寒暄,苏砚秋直接切入主题。

她摊开那张被反复摩挲、标记得密密麻麻的山地规划图纸,指尖清晰地点过标注着不同果树品种的区域,声音不高:

“我比你年纪小,我叫你俊哥吧,欢迎你来。时间紧,我直说了。这片山地,是我们的未来的重点规划。核心不是快速变现的蔬菜,而是这些——”

她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化州橘红、新会柑、罗汉果、药食同源龙眼荔枝的区域上。

“规划思路很明确:生态优先、品质至上、药食同源。”

“1 等高线梯田种植: 最大限度保持水土,红壤改良是重中之重,我们计划大量使用本地有机物料堆肥和特定绿肥轮作,结合微生物菌剂,目标是三年内将贫瘠红壤改造成富含有机质的沃土。”

“2 精准滴灌与水肥一体化: 依托山势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结合精准滴灌,目标是将水资源利用率提升40以上。”

“3 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 这是红线!只用物理防治比如诱捕灯、粘虫板、生物防治比如天敌昆虫、以虫治虫等、农药坚决不用!”

“4 药效成分与风味协同管理: 这是核心价值!不同果树的目标不同。比如罗汉果,甜苷含量是核心指标;化州橘红,黄酮类物质和挥发油是关键;所以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最大化其药用有效成分和独特风味物质的积累。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5 生态位互补与伴生种植,这是我家特色: 在果树行间和梯田边缘,我们会选择性种植具有驱虫、固氮、吸引益虫或本身具有药用/经济价值的草本植物,构建一个小型生态群落,提升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产出多样性。”

苏砚秋语速平稳,逻辑清晰,将复杂的生态种植体系和长远规划娓娓道来,完全不像一个外行人。

唐俊最初的那点疑虑早已烟消云散,这些话不懂现代农业的人压根说不出,更或者说就算懂的,也说不到这么详细。

他身体微微前倾,听得极其专注,眼神越来越亮,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模拟着图纸上的山地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