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海洋水稻合作方式

慕清华眉头微蹙,正要开口反驳“实力胜过一切”,苏砚秋却己从容地抛出了她的方案:

“慕教授,我有一个更稳妥、也更灵活的建议: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研究’的模式。.g¨u`g_e?b.o?o·k?.,c_o?www.

“合作?”

慕教授想说我们水稻研究从来不需要和谁合作,都是独立立项,但苏砚秋之前听庄周说惠丰是和他们合作研究水稻的,于是才立即想到这个方案。

“就是由你们主导项目,提供最顶尖的科研平台、专家团队和政策支持。而我,以‘‘合作研究员’的身份深度参与进来,特别是在海雾精萃的收集、应用验证、耐盐种质筛选以及伴生系统构建等关键环节,贡献我的想法和实践经验。实验田,就是我的主战场。”

“这样的话在待遇方面就会差一些。”

慕清华让其作为特别顾问是希望解决其待遇问题,这样她就不用为了赚钱去分心做些别的。

“没事啊,作为合作的一部分,我只有一个核心诉求:如果我们的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实现了利用海水和海洋灵气大规模种植的目标,那么在技术成熟、进入大规模推广种植阶段时,我希望‘神农种植基地’能拥有在特定海域优先、并以合理价格(低于市场基准价)承包海洋空间的权利。-s¨o`s,o/s¢h′u~.+c,o,m\”

“承包海洋空间?”

慕清华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关键词,眼中精光一闪,“小苏,你要承包海洋做什么?你的神农基地不是在陆地上吗?”

苏砚秋迎上慕清华探究的目光,坦然一笑,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坚定规划:

“慕教授,神农基地的目标,从来不仅仅是陆地。就像邮件里提到的‘蓝色田野’,那是我深信的未来!神农种植基地,最终要成为一个海陆协同、品类丰富、生态可持续的综合体。”

慕教授没想到这小丫头己经想到了这么远,看样子对海洋种植还挺有信心,“你继续说。

“你想,我们神农种植基地承包海洋,去实践和完善海带-海藻-水稻的共生系统,去优化海雾精萃的规模化收集和应用技术,去培育真正适应海洋环境的‘神农’系列品种!这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种植品类,更能为整个国家的‘蓝色农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