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第3页)

然而,当烽火燃起,这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帝国,却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曾经的辉煌,最终化为一片焦土。

那位君王所建立的制度虽然得以延续,但其过度压榨民力的做法,却成为后世统治者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冀玄羽想到此处,心中一阵发紧。

大衍如今虽在尤澜的辅佐下,逐渐有了起色,但若要与那个曾经横扫天下的王朝相比,还差得太远。

她心中焦急,迫切地希望尤澜能像往常一样,给她指明方向。

尤澜的声音再次响起,将她的思绪拉回现实:

“寻常百姓,为了服徭役,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农活,自带干粮,长途跋涉。”

“他们不仅要忍受饥寒交迫,还要面对那些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冀玄羽的心上:

“稍有不顺,轻则罚款,重则家破人亡。”

“更可恨的是,那些无良的官吏,甚至会以各种借口,将服役之人逼上绝路……”

尤澜的语气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同情与对官吏的痛恨:

“这还没完!家中男丁离去,留下的孤儿寡母,又该如何生存?她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欺凌和侮辱?”

冀玄羽的脸色越来越苍白。

她知道,尤澜所说的,都是真实存在的。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徭役比赋税更可怕。

那些看似合理的制度,背后隐藏的,却是无数百姓的血泪。

可她又能如何呢?

作为大衍的皇帝,她需要考虑的,是整个国家的稳定。

有些事情,她不得不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尤澜似乎洞察了她的心思,他并没有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提出了一个问题:

“娘子,你是否曾经设想,朝廷为什么要有徭役?”

冀玄羽一怔,下意识地回答:

“这……还不是因为官府缺人手?那些修桥铺路、开河挖渠的活儿,总得有人干吧?”

这个回答,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也是历朝历代的惯例。

尤澜微微摇头,他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继续追问:

“那娘子再想想,官府为何会缺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