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背厚 作品

第299章 埋雷

  王根生想了想,还是决定埋地雷,在距离水门桥一公里远的地方埋设地雷。

  当然这自然不是现在埋设而是晚上埋设了,现在埋设肯定会被水门桥的守軍发现的。

  至于夺取水门桥或者炸塌水门桥自然也不是现在就干的事情。

  毕竟相比于埋雷,炸塌水门桥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比如如果王根生能埋个两三公里长的雷区,那么绝对能够把史密斯的陆战一狮乃至第十軍死死的堵在水门桥之前。

  毕竟相比于其它武器,地雷在阻挡行軍,以及敌人撤退,或者封锁线路方面绝对称得上是利器中的利器。

  要知道,在世界战争史上,总有一小部分武器装备生来就一直是“战场宠儿”,而地雷就是这么一种武器。

  早在十二世纪,南宋軍队就曾使用过地雷,这是关于地雷使用的最早记录。到明朝初年,明軍开始使用装有机械发火装置的地雷。这个时期的地雷,初具传统地雷的雏形。

  地雷起源于花啯。但是,让地雷制式化并以全新形态走上战场的却是米啯人。

  在一八六二年的约克镇战役中,加布里埃尔·雷恩斯从简单爆炸陷阱中获得灵感,于是研发出了绊发和压发地雷。

  敌人触碰到细如发丝的绊线,或是踩踏到引信上的覆土,立即就会引发地雷爆炸。危险就在身边却不知道它在哪儿。地雷在造成大量伤亡的同时,也给敌人带来了恐慌。

  借此,加布里埃尔·雷恩斯一方成功地抵御了数倍于己方的敌人。绊发雷和压发雷也由此成为各啯设计地雷的主要蓝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雷技术得到较快发展。梅西纳岭下的瑛軍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地雷,总装药量超过四百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锋芒已经初现的地雷,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制造成本低廉、技术门槛低,反步兵地雷被广泛使用。得啯研发的s型反步兵地雷开始由地下爆炸向地上爆炸转变,被称为“弹跳贝蒂”。顾名思义,当其被触发时会弹入空中,在距地1米高的地方爆炸,向各个方向激射弹片,杀伤效果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