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十(第2页)
是的,没有。
长凌常常叹息,但她自己也不明白在感叹什么,也许只是简单地情绪使然,或者她一直都不算个乐观的人,毕竟结果就摆在那,一眼看得见。人的力量在这世界上是极其微薄的,无论是谁。
每到这种时刻,长凌总会想起一些人,一些场景,她自己总是身处一侧角落观察他人的生活,以为那些无能为力的事情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但事实却无一幸免。
大海,码头,还有船上发生的事,这些都不禁使长凌回想起元禾,在那个藏匿于时间里的老人身上,长凌第一次模糊地接触到什么是无能为力,但时至今日她仍不能真正理解。
人,尤其是年轻人,总趋于相信自己是会创造的,应该创造的,是有希望的,是无限可能的,这才符合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所以很多人即使跌入低谷仍心存希冀,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种“推动剂”。信念——是人所具备最坚硬的东西,但同样的,当现实赤裸裸地摆在眼前时,信念不堪一击。总会有一天,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平庸与渺小,如果有人还是嘴硬,现实就会慢慢撬开他的嘴,尽其一切无法承受之力。
长凌只觉得自己无知,对这个世界有太多不清楚不了解,很多东西似乎都离她特别远,彷佛还有另一个世界在她的周围,但却无法到达。
这是必然的,长凌的童年以ie为界限划分为两个区域。在破城时,她还是个孩子,父母对她的义务无非教与养,教有老师传授还算专业的知识,养也有能够满足生活需求的丰厚的物质条件,她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温室,没有别的要求,长大就好。
来到ie后,她成了半个大人,吃不够大人的饭但要做大人的量。这里的一切都是规定好的,是忙碌的,长凌很喜欢,但是她忘了一件事——所有人都忘了她是个孩子,或者说在ie她不能是个孩子,她只能疯狂汲取需要具备的一切知识以留在ie。这样的伪装还算不错,至少她成功混下来了,但是,她是个大人了吗,当然不是。
没有人会教她如何做一个人。
长凌所能做到的一切,都无外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这是个闭环,也是她赖以生存的法则。但如果一开始就没有问题,那么很多东西将永远不会出现在她的人生里。长凌冥想时经常会意识到这一点,她以为自己或者Clise里的一些孩子这样,都是因为他们自主选择的人生所必须承担的,是咎由自取,是自己作的,得失守恒很正常。直到后来打零工赚分的时候,长凌才真正见识到世界的冰山一角,社会的千奇百态,原来有些孩子是被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