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张家堡张灯结彩 招土匪祸从天降(第3页)
转眼间,土匪就被射死十几人,路边的血红的灯笼,此时就像是给他们照亮通往鬼门关的捷径,他们耀武扬威的来,就想把整个张家堡,用马匹驮走,来达到一夜发财的目的。没想到的是,在这里走上了黄泉路。
大屁股十三,背着护卫尸体,退逃到四五十米远,扔下尸体,被几个土匪夹着逃到拴马处。他做梦也没想到,人家也有枪。回头看没有追赶,清点了一下,剩余只有二十多人,四条枪。损失了多一半。有几个挂了彩,撕下衣襟包扎一下。没有跟来的,恐怕是逃不出来了,随即两人一马,骑马就逃,比兔子跑的还快,生怕后边追来,要了自己的小命,哪还管留在那里的土匪。
在城壕里的土匪,没了向上拉的绳子,困在下边上不去,两个匪徒听到城上的枪声,吓得直往沟里跳了下去,别的抱头蹲在下边,不敢抬头。猖獗的土匪,被打的晕了头,失去刚来时的威风。
老三张国才看见,让放下吊桥要去追击,被张管家挡住,告诫道:“追出前边的路,就是一片黑夜,土匪惯走黑路,追去对我们不利,先把眼前这些收拾了,小心他们反扑。”老三张国才,等了一会,没见土匪反扑,估计是逃走了,这才下命令。
老三国才高喊道:“放下吊桥,打扫战场,小心土匪放冷枪。”
吊桥放下,护卫用枪指着,走在前边,高喊道:“都蹲下,不许动,谁动打死谁。”又对身后的人呐喊道:“出去人,赶紧把枪收了,小心他们开火。”没有跑的,和受伤的土匪,都趴在地上不敢动身。
打死的人中,多半就是前边拿枪的,还有来了飞子的人。受伤的,全部就是拿扁担的,护卫拿枪指着土匪,庄里的人,才出门来,把枪先给缴获了,连同手里的扁担,全都收了。
清点的时候发现,在前边路上,打死了土匪十二人,中枪受伤跑不动的六人,获得枪支八支,被困在城壕里有六人,全是拿扁担的,两人跳沟。总共二十六人。
护卫让人把城壕里的土匪,一个一个吊出来,用绳子绑住,和受伤的一起,让蹲在吊桥里边的墙下在,打死的人在路边摆了一行。怕土匪反扑,人员全部扯进城堡,拉起吊桥,严阵以待。城墙上的人借着墙头掩护,只露出头监视着路上,怕土匪反扑。
激烈的枪声,吓得张家堡窑洞里的人,大气都不敢出,心惊胆战的躲在屋子里。土匪被赶走后,有人来到窑洞,给家人报信。
张管家回来上前扶住老太太说:“土匪被赶走了,可大老爷他……”他难过的说不下去。老太太急忙问道:“老大他怎么样了?”
张管家将老大劝说土匪的事说了一遍。老太太流着眼泪说道:“老大仁义呀,他不想今天的喜事变成丧事,结果是舍身成仁。如今,喜事未罢又成丧事,摆灵堂送我儿上路。”
高县长上前来抓出老太太的手说:“张州长大仁大义,他不仅仅想让张家堡安宁,也想拯救这帮土匪。可这帮亡命之徒真是愚蠢之极,真该死。我回城后,立刻组织清剿队,彻底清剿这帮顽匪。给张州长报仇,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高县长在人面前说的慷慨,并当面作着保证。
高县长给老太太一个承诺,也是想给张国栋一个交代。和张国栋仅仅两天的相处,深深地感到他为人正直,对人厚道。作为一县之长的他,认为在他管辖内,土匪如此猖獗,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天他在当面,不得不有所表态。
老二国良也从洞房奔出,奔向城墙,看到大哥遗体扑了过去,哭喊着“大哥”,他被人拉着,只听见他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老三一直守在大哥身旁,尽管他打死了多名土匪,给大哥报了仇,可也
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不停地抹着泪水,他心里深深自责自己,为何不劝住大哥,自己守着险要地形,却让大哥以身试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真是不应该。
老大住的窑洞里,传来了女人的哭声,人们都明白,那是老大媳妇姬凤月。老太太老泪横流,忍不住喊着儿子的名字,大声地哭起来。整个张家堡,顿时一片哭声。张家堡此时笼罩在惊恐、愤怒、伤心,难过的氛围里。
而在一沟相望的张家庄的人,听到张家堡响起枪声,都躲藏起来,胆子大点的人,爬在自家墙上向张家堡观望,只看到灯笼下人影移动,而不知道实际到底怎么样?听到哭声,都伸长脖子听,而不来帮忙,谁都明白,土匪有枪惹不起,鸡蛋不碰石头,只能躲藏,出头,就会白白送了性命。
第二天一大早,张家堡的人,一个个都像霜打过似的,蔫尔吧唧的没了精神。老二张国良,让张管家,通知张家庄的青壮年劳力,把打死的土匪拉在沟边掩埋。让老三带着护卫把高县长送走,也一起将被俘的土匪,押送去往槐庆府入狱。国才也把大哥逝世消息,写成书信,派专人送往商州府,告诉情况。安排好一切,国才又回到家中,在他看来,家里还很乱,自己放心不下,不能离开。
高县长回到槐庆府,立即上奏,请求上级支持自己清剿行动,并在《国民报》上报道了张家堡,奋起抗匪,挫败了匪徒的嚣张气焰,并捉拿多名匪徒的报道,引起多方关注。
真是: 做事张扬惹疑猜,招来土匪遭祸灾。
善心对蛇反遭咬,血溅桥头悔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