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为敛财吝啬抠门 守家当挖苦心思(第2页)
真是: 春去秋来岁月叠,童男童女长起来。
各有能耐未虚度,担起责任俱有才。
金珠
的长大,也算是一帆风顺。现在每天除了站柜台,还要帮母亲做饭,拉鞋底,做鞋帮。有时间还要坐在织布机上,穿梭引线,纺线织棉。姑娘家的本事,她样样都要学。就像母亲说的那样:要出嫁做媳妇了,什么活都要能拿得起来。金珠也是不让母亲失望,干起活来,依然是大人般的样子,这让九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富人一定很贪婪,这话用在九先生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和兄弟分家后,九先生把自己家里,安排的妥妥当当,自己看病有点名声,售货柜台生意,也跟着好了起来。按说生活应该过得滋润,可九先生不这么想,他的心里只有金豆,想着金豆满月时,那个和尚说的话,他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决不能让金豆以后的日子有难处,他便开始敛财。¨7~8*x,s\w?.+c,o*m,不仅一家人省吃俭用,货物,药物,都在加码,一天的收入,全都进了他的钱柜。就连来人看病,为了感谢他送的礼物,都被他转到了货架上,再次销售。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成了习惯,勤俭一点倒没什么可非议的,可他不仅仅是勤俭,却变得愈来愈吝啬,钱到手就被他攥在手心,没有他的允许,谁也动不了,钱就像掉进深井,难以打捞出来一样。
抠门的日子,让梅花都有了怨气,骂他是:涩皮虫,吝啬鬼。埋怨总归是埋怨,丝毫没有改变九先生的性格,反而使他变本加厉。
在九先生心里,儿子的未来才是最重要的,让儿子一生无忧无虑,不愁吃穿,享受不尽,不要为用钱而发愁,才是他应该做的事。其他人只要吃饱穿暖就行,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九先生心里,不仅把自己的事安排好,儿子的未来,也要安排好。
他一边忙着看病,还要抽时间,查看盖房的进度和质量,他怕志远没经过事,造成疏忽,盖房这个事情,是他当前的头等大事,关系着金豆的一生。房子盖好,就能给金豆娶媳妇,金珠也就要出嫁。两年了,再不兑现承诺,给张国良实在是交待不过去了。
想起两年前,张国良要给金珠办喜事,被他的条件给挡住了,现在两年时间已到,他心里也是十分的焦急。必须抓紧时间,他不想让亲家说自己言而无信,他的思绪回到了两年前。
真是: 自家事情自安排,各人心思他难猜。
为了自家事事顺,无理条件讲出来。
就在两年前的正月,金豆只有六岁,金珠刚过十四岁,张家堡的张国良,就在九先生面前提出要给孩子完婚。九先生以孩子还小,让再缓缓而推脱了。山里的人,一般十五六岁就给孩子把婚事办了。有钱的财主们,都更操之过急。都有一个心思,以给孩子早办婚事为荣,张国良也不例外。
当时九先生没答应他的要求,两人闹的不愉快,最后张国良迫于无奈,撂下一句话:“你就给我养着吧。”结果是不欢而散。
其实是九先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虽然金珠很小,商店的柜台,全靠在她的身上,这就给九先生帮了大忙,他就可以专心看病,不再操心柜台,金珠结婚走后,金豆又小,自己的人手就不够用,就没人站柜台。
九先生就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给金豆娶上一个年龄大的媳妇,和金珠一样,不就把金珠顶替了吗?娶媳妇就得有房子,先前的窑洞占完了。房子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他就开始筹备建房,另一个问题就是,给金豆找个合适的媳妇。
为了和张国良缓解关系,九先生特地把张国良请来吃了一顿饭,酒过三巡,便把他的心思给张国良倾诉了一番:“亲家呀,能和你做亲,是我三生有幸,我也理解你的心情,不瞒你说,金珠现在给我在家挡着一头的事,她要走了,我这就要作难了,柜台上没人用。不如你给我金豆说门亲,娶个媳妇,把金珠替换了不就行了,这你的事也能办了,我的事也耽误不了,这不两全其美。”九先生说出自己的心事,看着张国良怎么答应。
张国良听了,吃着的饭,差点喷了出来,说道:“我的九哥呀,亏你想得出,你家金豆才多大呀?有五六岁吧?就娶媳妇?这未免太小了吧?”
九先生却认真的说:“亲家呀,你别笑话我,我这也是没办法嘛,你要金珠过门,我这没人用,才想出了这个办法。再说了,我就想给金豆娶大一点的媳妇,能管住金豆,也能早早的让她当家,你看我这用的都是外人,自家没人呀!娶媳妇也就是迟几年的事,早办早安心嘛。你我的事都能办,咱们都不安心了。”
张国良思量了一下,也觉得有道理,就给回答说:“好的,我就给你回去打听一下,看谁能理解你,给你办个早安心。”
九先生听了,高兴的拿起酒壶,给张国良斟满酒:“只有亲家你理解我,这事我就指靠你了,你千万要给我操点心,来,别停着,喝酒。”
“喝酒,喝酒,我出面,保证让你娶到满意的媳妇。”张国良也信誓旦旦的说,他答应的爽快,也是为了自己考虑,也是想早点给自家孩子完婚,尽快解决这个绊脚石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