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 作品

第54章 麻烦事快刀斩断 盖新房举办婚礼(第2页)

姐姐被说的没了解释,无可奈何的说:“谁让咱穷的娶不起媳妇,谁不想娶个好的,可娶不起呀,现在这三个光棍,把我都愁死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尾巴揭起,是个母的就行。这大肚子怎么了?说明能生娃,你说娶个不能生娃的,不能传宗接代,那还不如别娶媳妇。媳妇进门的事我都打听好了,不让门神看见,倒退着进门,让门神一个眼睛都看不见。门神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哪能让尿憋死?”他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你说生下这个娃怎么办?这媳妇在韩家庄出名了,这孩子能要吗?”妹妹询问姐姐。

姐姐答道:“怎么不能要?有个槽上认骡马,没人炕上认娃娃,生在咱炕上,就是咱的娃,我看谁敢说个啥?谁敢在我家来认娃,看我不打断他的狗腿。”姐姐比妹妹立场坚定,认准的事,谁也说不动,就要按自己的想法办。

“你现在说的轻巧,到时候出了事,你恐怕哭都来不及了。”妹妹还是替姐姐担忧。

“到时候再说到时候的事,现在就不要瞎操心了,赶紧把手里的活忙完,还有别的事等着办,别在这里浪费时间。^k_a!n¨s\h?u\z¢h¨u-s/h.o,u~.*c′o^m?”姐姐督促着妹妹,把话题截止了,忙自己的事去了。在姐姐心里,只要能给儿子娶媳妇成家,管那么多干什么?没孩子的人,还不收养别人的孩子了?不管怎么说,这还是儿媳亲生的,比养子亲。

金枝结婚当天,新郎家一切都按预定的方案,根本没有金枝说话的权利。什么颜面,什么尊严,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金枝就像傀儡一样,任人摆布,人们看金枝就像看木偶一样。人们谈论中,又多了一个话题,就是谁家孩子结婚,怎办摆弄新娘,并嘲笑不休。

有女人就顺嘴说道:这个女人大着肚子结啥婚?偷偷领进门算了,还举行啥婚礼?丢人都不知深浅?这个大肚子媳妇,怎么没脸没皮?丢人丧德,不如死了算了,以后还咋活人?

幸亏是在背地里说道,要是说到金枝当面,她咋接受得了?唉,别人都是瞎操心,没了尊严的人,还在乎别人说闲话吗?在她做出格事的时候,就准备好接受别人的异言了。

婚后过了两月,金枝就坐了月子,金枝婆婆口中传出,金枝生了一个死胎,想收留也没法收留。而实际是怎样,谁人都不清楚,只是别人嘴里,流传着各种猜测,这些猜测,成了长舌妇们饭余闲聊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沉淀到时间的长河之中,而再无人提起。

真是: 伦理正道心中行,鞭笞邪恶斩孽情。

莫道他人无情意,怪自无脑太任性。

噼里啪啦鞭炮声,把九先生从他的思绪中拉了回来,九先生想到,这还没上梁,怎么响起炮声。连忙去查看,志远和金珠听到后也赶了过来,原来是金豆偷了一串鞭炮,和几个小娃娃点燃了,气的他出去就想揍金豆。几个孩子看见大人都来了,慌忙逃跑了。

尽管金豆八岁了,可还是个孩子,非常的淘气,尽管九先生常常教训,也没改变他的性格,只期盼着等他长大后懂事。

看着儿子跑了,九先生对着儿子背影喊着:“金豆,你给我回来,看我不打烂你的屁股?”气得他骂出声来,也没将儿子给叫住,瞬间,就不见踪影。

金珠对着九先生说道:“大,别在这生闲气了,金豆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怕过你吗?前边有人还等着你看病呢,快去吧。”

听金珠说有病人来,九先生不再追究金豆,立刻往药房走去,志远和金珠后边跟着进去,这么多年,已经养成习惯,自己在,就不能让病人等着。

给病人还没抓完药,盖房的李师傅进来,给九先生说道:“九叔,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去看着上梁。”九先生把病人打发走,跟着李师傅出去。

志远,金珠也忙取出炮,还把三尺红布系在大梁上,以示吉庆。在李师傅的指挥声中,一群人又拉又抬,大梁慢慢的升到空中,放到空中墙中央的位置,李师傅用椽把大梁固定好后,宣告上梁成功。前来祝贺的,还有看好病来感恩的,每人都提着礼品还有鞭炮,这时炮声接连响起,场面热烈,震耳欲聋,真是吉庆有余。

鞭炮声落,人们都来到饭桌前,开始端起酒杯,吃着饭菜,祝贺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所有的人,兴奋的就像给自己盖新房一样高兴,山里人淳朴风情,在这里一览无遗。

一切都按九先生的计划进展,过了几天,房子很快就落成了,房子落成后,木工,开始做家具。没过多久,房子里一切都摆布的,妥妥当当。

九先生站在房子中间,看着一切,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万事俱备,只等吉日。九先生就请了先生,选定腊月初二为最佳吉日,并通知铁锁家,两家人都为孩子的婚事准备着。

冬季的三道梁,气温低下,一阵北风吹过,跟着就飘来鹅毛大雪,一夜过后,大雪便把山梁全部覆盖,成了白皑皑的一片,平常十分起眼的,高低起伏的山头,此时看起来好像失去许多棱角,没有了往日那么分明。因为寒冷,人们都钻在自家的被窝里,不愿出来。

可九先生心情,没有因寒冷而降温,大清早,便站在门口,看着雪景,心里想着:千盼万等,吉日终于来临了,他招呼着大奎,把院子里的雪,全部清理干净,推倒在门外,不能让雪留在院子,影响行人,为孩子举办婚礼扫清障碍。

吉日的前两天,九先生就请来大厨,开始杀猪宰羊,李梅花也请来女家眷,开始用大铁锅蒸起馒头,面粉也是李梅花,半月前就开始用石磨磨面,准备好的面粉。一帮人都为娶媳妇待客,做着准备。帮忙的人把提前准备好的,放在地窖里的青菜,萝卜,洋芋等取了出来,在房子里放了一大堆。外围由九先生安排,内部就由李梅花指挥,一切事务,都在有条有理中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