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 作品

第23章 为筹钱想出妙计 防土匪护村有道(第3页)

大家在下边,七嘴八舌的说着,有个别人答应着,别的人都在相互讨论中。张国良看着众乡亲的热情,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又提高嗓门,高声说道:“乡亲们,听我把话说完,每个村回去,都听甲长的安排,先把队伍成立起来,再统一行动。吃完饭,咱们一起再商量一下别的事宜,现在大家吃饭去。”听到吃饭,大家兴趣高涨,像蜜蜂要去采蜜一样,兴高采烈的,往油坊南边临时支起的大锅走去。

真是: 有人出头来号召,热血沸腾挺起腰。

都有护家凌云志,何愁土匪灭不掉。

厨房按照东家的安排,蒸好得馒头用筛子装着,放在桌子上,没等吃完,马上又添上,就像过会一样人来人往。一旁放了几个辣子碟子,桌子边一人,提着一个辣子罐,看着那个碟子里辣子被夹完,就给添上新的,保证后边的人有辣子可夹。旁边的大锅前放着一堆碗,锅前站着两个拿勺的,谁拿碗来,就给谁一勺稀饭倒在碗里。人们习惯的前去,拿起馒头,夹着辣子,端上一碗稀饭,蹲着就吃开了。这里没有限量,三个五个馒头随便吃,吃饱就好。

有人实实在在地说道:这辣子夹馍,比肉夹馍吃的还香。庄稼人就这样易满足,他们生活的太苦了,要求的条件太低,极容易达到满足。有个别甲长,自己吃饱后,又去夹了一个,装出自己要吃到样子,转到一边,趁人不在意时,装进自己的口袋,给自己的宝贝孩子带一口吃的,张家堡的馒头那可是纯麦面的,吃起来真入味可口。

吃完饭,几位种地大户,和甲长们,被请进了张国良的坐客大厅,张国良再次发话:“在座的都是咱们三道梁上,有头有脸绅士,我已当众说了筹粮,筹款的事,留下大家,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我一个人独掌难鸣。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大家。县里给我们下了五十石粮食,一千伍佰大洋,我出粮食十石,大洋叁佰,剩下的就要拜托我们在座的各位绅士来筹。我们地处北山,老天爷很照顾我们,去年,我们歉收,但还是有点收成,比起颗粒未收的川里要强的多。还要救韩家的九先生,韩家庄的韩老大你说几句话吧。”张国良说着,话语直接转给韩老大,他想借救九先生,让韩老大把大伙拉起来。

韩兴仁站起来说道:“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家现在是提不起来了,老三被土匪打死,老二被土匪拉走,老三的媳妇接受不了跳了崖,粮食被抢了两次,十几石粮食丢了,还丢了性命。”韩老大说着就泣不成声。

张国良安慰了一番,韩兴仁又说道:“张保长今天为大家的安全着想,成立民团,这是件大好事呀,我们各自顾自己,是顾不住的,必须联合起来。我们不敢等出了事,才去抱佛脚,那就晚了,我这就是活例子,现在就是把粮食全部给土匪,也救不活老三的命,也救不了老二回家。上边给我们摊派下来筹粮筹钱,张保长出的多。我们硬愿把粮食捐出来,也不愿让土匪抢走。我出十石粮。一百大洋。希望尽快成立民团,尽快把我二弟救回来。”韩老大说罢,人们都给他掌声。

张国良边鼓掌边说道:“韩老大是好样的,为了安全,我们这次把捐到的粮食,大洋统一集中,分别记账,县上摊派的粮和钱,由我们张家堡护送到县上去。多出的钱粮,给各村多换几个打更的锣,给护村队添置大刀长矛,要让护村队人人有武器,才能和土匪对着干。尽快动起来,大家的安全才有保障。”

各户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开始捐了,张管家拿着账本登记在册,李庄有个抠门的财主李守财,说他出粮食一石,十块大洋,被当场哄笑了。 一个财主一边起哄道:“李老头,按你的种地的面积,出十石粮食,一百大洋也不过,看你那涩皮小气的样。”

这个李老头被说的不好意思,但还是硬着头皮说出,五石粮食,二十个大洋。最后给自己打圆场:“我哪能和人家张保长比,人家财大气粗,拔根头发,比我的腰都粗。”

山里人就是实在,捐款也是不甘落后,最后统计粮食超过了五十石,大洋也只有一千四。

张国良最后说道:“大家的护村爱家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咱们尽快的把民团成立起来,去五凤山把九先生救出来。把捐出多余的粮,给护村队员均分下去,不够摊派的钱,再想办法,必须让铁匠多打长矛和大刀,不能让护村队员,光着拳头和土匪对抗。”人们都拍手称赞,叫好不断。

韩家张老大,韩兴仁哭丧着脸,上前说道:“要尽快救我家老二,时间长了恐怕性命不保。老三的家都散架了,后天就要发丧埋人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张国良看着韩老大,心里也不是滋味。不知怎么回答他提出问题,就含糊其词的说:“人一定要想办法救,你放心吧。”张国良嘴上说救人,怎样救人?他心里根本没底。

送走了所有的人,却送不走这个念头,他再次把管家叫进门,商量怎样搭救九先生。

他开言道:“今天这事筹粮、筹钱这么顺利,多亏这个韩老大起了带头作用。可九先生怎么救,就不那么简单,土匪手中必定有枪呀,万一再出什么事,咱们怎么能担当得起?这韩老大口口声声求着救他家九先生,这怎么个救法?我这心没底,你有啥好办法,就说出来,咱们好好合计合计。”张国良把自己的担心说给张管家,希望他能给自己出谋划策,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

真是: 众人拾柴火焰高,依靠大众出高潮。

团结力量真是大,护村保家重担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