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 作品

第157章 趁时机拆房耕院 狼之心昭然可见 (第3页)

这金铃两口说要养活金豆,为了金豆以后的生活着想,自己怎么能为拆房的事和他闹翻脸?为了金豆的后边能日子过得下去,这口气,不忍也得忍。“养活”二字,成了金珠心里不能推翻的大石,压得她说不出话来。

就像金玲媳妇说的,金珠还真不能把金豆带到张家堡去,婆婆不会同意的,肯定会和自己闹个天翻地覆的,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金珠此时心里想着,不让金铃得点好处,他怎么会养金豆?既然你金玲霸占了金豆的家产,金豆你就得需养着,于情于理,都能说得过去。

金铃现在已是鸠占鹊巢,成了主人,金豆反倒像投奔他一样。在金玲心里,金豆现在又是不能独立生活,能收留金豆,金豆就应该感激不尽才对。

金珠权衡再三,木已成舟,事已难以改变,就是明着霸占了金豆的家产,自己现在又能怎么样?和金铃闹掰?金豆日后不和金玲过活了吗?

金珠把自己的难过哭了之后,压住自己的不平之气,反过来给金铃媳妇说道:“嫂子,金豆年龄小,不懂事,爱淘气,以后还望嫂嫂多费心劳神,有什么不对就指教,希望他在嫂嫂的教养下,变得有出息。”金珠把一肚子的话压在心里,违心的说出安慰感激的话。

“一家人就不要那么客气。”金铃媳妇客气的说,心里为金珠不再多言而庆幸。金铃看见,心中那种得意,从脸上的皱纹里显露出来。他明白,一场危机,就这样烟消云散,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金珠领着金豆,在母亲的坟前祭奠,姐弟俩跪在坟前,金珠又是一场大哭。凄惨的哭声,在山野飘荡,痛苦永远只是自己的。

金豆也哭了一会,就起来在旁边站着,他不明白姐姐为啥有着哭不完的伤心,流不完的眼泪。他神态中,表现出姐姐的哭泣,好像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他还没真正体会到,失去父母的保护,自己的生活将变成怎样?

真是: 年少不知生活艰,靠着父母养成懒。

如今没依又无靠,吃口现成都犯难。

一年四季在于春,庄稼人都盼着春种秋收,而这个春天,对金豆来说,比冬天还要寒冷,他把老本全都输光。一个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彻底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儿,成了一个要伸手讨吃,惹人讨厌的游子。

金珠要离开娘家,金豆送姐姐到门口,金珠回首看见金豆依依不舍的样子,残缺的墙壁下,留下金豆孤单的身影,金珠鼻子一酸,骤然落泪。

她心里担心起金豆,日后寄人篱下的生活怎么过?无可奈何的她,只能心中默默为金豆祈祷,愿他日后能吃饱穿暖,平安度日。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有人把自己的人生之路越修越宽,走到头,也是一路平坦。有人把自己往绝路上逼,走不下去的时候,不在自身找原因,却埋怨别人不给自己让路走。殊不知,万事皆有因果,自己种的苦果,只有自己品尝,谁人也不能替换与分担。

金珠的担心,成为了金豆日后的现实。日子久了,家里家外,无论金豆走到哪里,都不受人待见,且受人歧视,回到金玲家,金玲媳妇的怨言骂语,变成了家常便饭的前奏曲。金玲也是冷眼相待,对媳妇骂语充耳不闻,还能再添几句精彩之言助阵。人面前的那副有担当,识大体高大形象,被现实的微风,吹得无影无踪,没留下一星半点。金豆的每顿饭,就像是用气管打进肚子一样,饭少气多,金豆只能用眼泪将饭冲进肚子里。

金豆出门外去,有人当着面挖苦嘲笑他,甚至有人借机找茬,在他身上撒气。无缘无故成为他人出气的冤大头,真是狗撵下坡羊,受苦无人帮。从一个人人羡慕,娇生惯养的富家少爷,变成了没有一丝尊严,谁见谁嫌弃的光棍汉。

想着九先生生前,省吃俭用,给儿子谋算好日子,让他一辈子享受不尽。可遗憾的是,在儿子手里也没撑过半年,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后人不自立,谋算化云烟。

真是: 落架凤凰不如鸡,败家少爷烂如泥。

满院鸿福风吹去,如今阿斗遭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