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 作品

第182章 扫西北成立政府 为部队筹措军粮 (第2页)

随着新政府的成立,下属部门不断完善,基层工作也就基本展开,要向前线提供物资,粮食就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真是: 建立政府守成果,地方管理莫迟缓。

为了前方有力量,后勤补给要跟上。

公安局决定让牛大刚牛政委带队,来解决粮食供应。其他工作队,对商铺,常住人口,进行登记摸底,动员一切力量,保证后勤供应。

牛政委带领工作队,直接到各粮行,落实粮食问题。他们第一个就来到《五凤粮行》。在这里找到突破口,让工作顺利进行起来。

公安局一队人进门,牛政委就向店上伙计说道:“叫你们掌柜出来。”

伙计看到是穿着军装的人,心里非常紧张,《五凤粮行》的事,他们心里清楚,心里想,掌柜的事情可能败露了,二话没说,吓得连忙进去叫掌柜,自己可担待不起。

自从槐庆府被解放军拿下后,粮行的老板催老四,就慌慌不可终日,心里盼着国军能回来,国民政府能再次掌权,自己巴结的唐文书就能再次得势,一切都能顺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当参加了城南集会后,听到段县长宣布新政府成立,这下心就凉到后心骨子里了,他和旧政府官员勾结,倒没让他担心,最担心就是,怕查出自己和五凤山土匪有来往。自己在这里,还不是给大屁股十三当眼线,也多次和五凤山来往,雁过都会留声,何况自己派人送过东西,这事一查便知。通匪那可是杀头的买卖,被贴上土匪的标签,那还能逃得了活命吗?何况自己身上有着人命,他是越想越害怕,心里已有偷着逃跑的想法,留在这里,等着事情败露被抓去杀头吗?想把一切推给花头豹,可这个花头豹,去给五凤山送面粉,几天时间了,还没回来,不知在那里鬼混去了?心里不由得气起,前边养着他是个帮手,世道要变,现在养着他这就成祸害了,土匪的身世,恐怕就要在他的身上爆发。

这时,又懊恼起先前做的一件蠢事,就是把老婆孩子全都接到自己身边,来享福过好日子,何曾想到,现在要走,家人成了拖累,哪有自身一人逃离方便?这几天,就是想着如何金蝉脱壳,带着一家人逃回老家。

真是: 世道变化天地翻,作恶人员心儿煎。

做了伤天害理事,唯恐被查事情翻。

忽然,前边店员,跑进来说道:“掌柜的,不好了,恐怕出事了,穿着军装的人来了,找掌柜的你本人。”店员之意很明确,就是出事了。

崔老四听了一惊,但想了一下,觉得自己现在还不会出事,就说到:“慌张啥?能出啥事?镇定点,我去看看。” 崔掌柜便起身往外走。

崔老四在社会上混,肯定有着自己的观察力,在城南集会时,新政府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力,就请来先前社会面上一些头面人物,希望他们能为社会出点力。崔老四自然就在行列,他借此把新政府的人,都打听了一遍,并认识了一些人,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后边打交道。他的擅长,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场面应付,如鱼得水。

崔老四出门来看见牛政委,一眼认出,上前忙说道:“牛政委到了,快坐,快坐。”转头吩咐店员:“快看茶。”

来之前,牛政委就对各个粮行进行了了解,并知道此掌柜姓崔。便没客气的坐下说:“崔掌柜,你也参加了集会,对当前的形势也了解,不知道你对会议精神有什么想法?你们这是《五凤粮行》,用五凤的名字,和五凤山有什么关系吗?”

崔老四参加了集会,听牛政委的话意,就明白牛政委的来意,听牛政委问和五凤山有什么关系?他心里一惊,这个哪敢有关系。?联想到五凤山的土匪怎么办?他慌忙应道:“牛政委说笑了,这店名只是借五凤的地名而已,和五凤山没有一点关系。参加了集会,我就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坚决维护新政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把段书记在集会上讲的话,给搬了出来。

牛政委当机立断的说:“我今天来,不是听你喊口号来的,我要你拿出实际行动,你就说,你能捐多少粮食?能卖给政府多少粮食?你要为解放大西北做多大的贡献?用数字说话。”军人出身的牛政委,就是喜欢直来直去,不去绕弯子,免得这些滑头商人,钻空子逃避责任,他可是带着任务来的。

一句话,把崔老四说得有点不知所措,不知如何答复。在外人看来,崔掌柜是如何的风光,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傀儡掌柜,大屁股十三,是怎样一个恶魔,他是知道的,所以他对粮行是兢兢业业,不敢让大屁股十三不满,如果让大屁股十三知道他迷黑钱,那他的头,恐怕就要被砍掉了,这个他心里清楚。他也是借此身份,能捞点外快,而所捞到外快要比在粮行里的所得,不知多了多少倍?面对牛政委的问话,他支支吾吾,含糊不定,说不出一个肯定的话来,因为,他的心里,还处在进退两难当中,他真舍不得这个掌柜,能呼风唤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