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水滔滔追源自清 路漫漫步行则远(第3页)
玉芝简单的答道:“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是逃难的,我们在大街上认识的。”玉芝态度平和,波澜不惊,就像早知道事情会这样一样。
齐长安疑惑的问:“大街上认识,你就敢跟着他走?你不怕他骗你吗?你一点防备心也没有吗?”他不理解会有这么傻得人,跟着不知道底细的人走?
一句话问得玉芝泪流满面,她低声的回答道:“我领着女儿,两天都没吃东西,女儿饿着肚子,困得路都走不动了,就要饿死了,谁能给口吃的,我就感激不尽,我还能有什么防备心?当时他说的好听,能在山里给我找个好人家,不愁吃穿,为了我们娘儿俩能逃活命,我就跟着他走了,我能有什么选择?我是无路可走了。”
听了玉芝的话,齐长安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被困住了,饥饿难当,慌不择路的感觉。他又说道:“经过走访,你的案子基本清楚,有人证,说你和粮贩子有奸情,你为了保自己清白名誉,过失造成人命。其实,你也不用抵赖,过失致人丧命,也不会判刑很重。你只要认罪伏法,可以从轻处罚,这个案子就结了,你也不用在这里羁押了。”
齐长安说的轻松,玉芝听了,也没多大震惊。齐长安看着玉芝反应不大,有了认罪的心理,心里想,这个案子可以结了,过去的事情翻出来了,处理一下就算了,又没原告。
被押期间,玉芝就把这件事反复想了多少遍,这件事的知情者就是,铁娃和铁锁。这件事能被翻出来,极有可能是铁锁背后使坏,因他心眼多,又和张家有着积怨,给自己下了黑绊子。
她也把真实情况给审讲清楚了,心里也希望铁娃能站出来,把事情澄清,还自己一个清白就算了,自己想明白了,他不想和谁过不去,也没意义了。
今天听了齐科长的话,心里突然明白,铁娃已被挑唆了,反咬一口。心想,真是救了一条蛇。现在被蛇咬了,自己没法脱身了。
真是:人没良心失人性,为了自保忘恩情。
被人教唆浑不知,背刺主人送牢笼。
玉芝平静的回答道:“事情是怎样,就是怎样,谁也把黑的说不成白的。这件事的知情人就是铁娃和铁锁,他们两个现在是串供了,这个结果我也想到了。如今铁娃反咬我一口,我也能猜得到。常言说得好,家败被奴欺,忘恩又负义。老天睁眼看着,不会让人把我冤死。我有一个人证,她亲眼所见,可以说清一切。”玉芝本不想打扰小兰,现在看来不请她,没人能说得清。
在她的反复回忆中,想到了当年伺候老太太的小兰,她一起和自己经历了这一切。你铁娃可以胡说,小兰她绝对不会,玉芝把希望寄托在小兰身上。
齐长安听玉芝说有人证,立刻问道:“证人是谁?能证明你清白最好。”
玉芝说道:“当年,老太太的伺候丫环小兰就在场,她目睹了一切,她可以为我作证。”
“这个小兰家住哪里?”齐长安问道。
“她的娘家在后山庙,她嫁给槐庆府一家开粮店的姓徐的人家。我们多年没有来往了,不知道她现在哪里?”玉芝解释道。
她清楚地记得,小兰的婚事,还是婆婆给牵的线。小兰出嫁,婆婆说过,要去后山庙送小兰。她还说路不好,不让婆婆去,结果没拦得住婆婆。今天想起,只有小兰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齐长安听了说道:“那就好,现在就去调查,你就等待着,结果要让你心服口服,我们决不冤枉一个人,也绝不放掉一个坏人。”
回到办公室,齐长安给走小刘说道:“这个案子展开了,就抓紧时间调查清楚,你去槐庆府街上打听,开过粮店的姓徐的人家,能找到小兰就好了,她的证词,在这个案子里成了关键,也是给玉芝定刑的条件。
小刘答应,就去调查。小刘问过很多商户,结果很少人知道。个别知道的,说有个性徐开粮店的,解放后粮店关闭,不知道他们家住在那里?在槐庆府找不到徐家一家人。
小刘只好给齐长安汇报,齐长安听了,只说了一句:“去她娘家后山庙打问地址,事情一定要搞清楚。”这事牵扯着玉芝的清白和量刑,不能半途而废。
小刘听了,心里想,这又要往三道梁,跑一趟了,就回答道:“我明天就去三道梁后山庙。”
在这没有任何通信的年代,一切信息,都只有靠着两条腿来完成了。就是为了问一个地址,小刘在这山路上,来回跑了两天。终于问到了小兰的地址,在槐庆府西边一个二十多里地村庄,粮店倒闭,一家人回了老家。他们决定再去找小兰,弄清这个案子的真相。
真是:天不绝人有旁证,真相终归会弄清。
谎话难掩久必明,朗朗天空终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