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 作品

第205章 回家来怒火燃烧 几句言化解怨气(第2页)

真是:解释之言说出口,有理有据众信服。

旁观看清其中因,解释疑惑没人否。

姊妹俩相互看了一眼,好像也没有反驳的理由,但这话必定出至旁人的口,张灵想不通,就缓和一下语气,问金珠道:“嫂子,必定你在家和妈生活在一起,到底妈最后这几天,都经历了什么?你最起码你能知道经过,这你都不能给我们说一下,让我们明白到底妈为了啥想不开?”

金珠被谢玉兰叫起来后,就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低头在一边站着,听了谢玉兰的解释后,心里的结,也好像打通了。见张灵问她,金珠就把婆婆,回来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妈临走,还把早饭做好才走了,也没有留下一句话,我也真想不通,妈为啥要这样?我这个做媳妇的,没亏待她一星半点,她为啥给我一句话都不留?难道我就这样一无是处,惹她讨厌,惹她怨恨吗?她走的利索,反倒给我留下一口黑锅让我背着,让我有着一肚子的委屈,也没法给人诉说。”金珠说着,又是泪流满面,她终于说出自己的委屈和怨言,她除了有委屈,还能有什么?

话说明白了,张灵也觉得,玉兰婶说得对,是自己的母亲想不开,金珠也有着委屈,张灵拉了一下姐姐张静,示意她不要再说话。她上前去,拉着金珠的手说道:“嫂子,你也莫要难过,妈的脾气我们也知道,事情已经这样了,你也不要难过,几个孩子还要你照看,这个家,你还得撑着,真是难为你了。”张灵心里的弯,很快转过来了。自己母亲的脾性自己清楚,和嫂嫂纠缠下去,没了意义,她便给嫂嫂道了歉,这样各自都有台阶可下,免得误会加深。

毕竟谢玉兰是长辈,她的解释,似乎一切都能说得通。张静见妹妹张灵这样说话了,自己有啥好追究的?人都死了,追究这些,能有什么意义?金珠还有几个孩子,自己不能没有娘家。想到这里,她也说话了:“猛然听到妈寻了短见,心里不免有些猜疑,既然话都说明白了,心里的疑惑也就解了。嫂嫂莫要怪罪妹妹莽撞,说了不该说的话,以后我们还是亲人,几个侄儿都是我的亲侄儿,你放心,虽然我哥不在了,我和妹妹都会帮你的,不会看着你受难,而不管不顾的。”张静也走了人情路,说了下坡的话。

两个女儿都说了话,顿时,前边紧张的气氛,顿时化解了,人们都担心,姊妹俩不放过嫂嫂,非得给母亲讨个说法,一言不合,就会打起来,没想到几句话,矛盾在这说道中烟消云散了。

谢玉兰看着,心里也是一阵舒坦。就说道:“亲姑亲,血脉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们能这样理解,和睦相处,相互帮衬,看着都让人高兴。”玉兰对她们大度给以赞誉。

真是:通情达理用真心,消除猜疑化怨恨。

人若能站他人境,万事皆能成烟云。

张灵问谢玉兰道:“婶子,谁去河滩了?否找到我妈的遗体?好让她入土为安,我们心里再不牵挂了。”他心里惦记着母亲的遗体是否能找得到。

谢玉兰应道:“这事你叔提前给你们都操心了,在叫你们之前,都派李义、张良几个人去寻找了,昨天顺河西岸走了几十里,啥啥都没找到,你想想,泾河那么水大,不知道冲到哪里去了?今天又去河东岸顺河去找了,唉,你说咋成这样子了?想着亡人能入土为安,现在都难办到。”谢玉兰发着感叹,又是无可奈何的样子。

张灵看着姐姐张静说道:“这可咋办?找不到遗体咋能入土为安?”

谢玉兰给姊妹俩出主意道:“找你叔,去商量,男人办法多。”

姊妹俩找到李仁,询问道:“李叔,你说我妈的遗体没找到,这丧事怎么办?”

李仁若有所思的说道:“不知今天去找的是什么情况?他们回来再决定。当年,你三叔遗体没有回来,就埋了一个衣冠坟,实在找不到,你妈也就埋个衣冠坟吧。”

张静没了主意,看着张灵,张灵也不知道怎么办,就说道:“还是问一我嫂嫂,看她什么主意,毕竟她才是主人。”姐姐出嫁了,就算是客人。自己虽然没有出嫁,但最终要出嫁,在张灵心里,自己也做不了主,张家还得是金珠说了算,她们进屋询问金珠,看她如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