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贷款十万,我要盖一百个大棚!(第3页)
"扩建蔬菜大棚。"
苏建国简明扼要地回答。
"我计划在苏家屯建一百个现代化温室。"
"一百个?"
王副厂长倒吸一口凉气。
"那得多少的啊!"
"四个山头,大约三百亩。"
苏建国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两位厂长交换了一个眼神。
刘厂长清了清嗓子。
"苏同志,这么大的订单,我们原则上同意。但有个条件..."
"请讲。"
"定金能不能提高到50%?"
刘厂长小心翼翼地问。
"厂里现在资金周转有点困难..."
苏建国沉思片刻,摇了摇头。
"30%是我
的底线。不过..."
他话锋一转。
"如果你们能在两个月内完成交货,我可以再加5%的奖金。"
刘厂长和王副厂长又对视一眼,眼中闪过惊喜。
"成交!"
刘厂长一拍桌子,激动地站起来。
"我这就让人准备正式合同!"
合同签订后,苏建国当场开了一张三万元的支票。
刘厂长接过支票时,手抖得像筛糠一样。
"小张!小张!"
刘厂长朝门外喊道。
"快去把财务叫来!立刻把支票入账!"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工厂。
当苏建国走出办公楼时,惊讶地发现院子里聚集了几十号工人,正眼巴巴地望着他。
"苏老板!"
一个满脸油污的老工人走上前,声音哽咽。
"谢谢您的订单!我们...我们已经二个月没领到工资了..."
其他工人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我家孩子上学都快交不起学费了!"
"我媳妇生病都没钱买药..."
"苏老板,您是我们的恩人啊!"
苏建国摆摆手。
"大家别这样,互利互惠的事。"
他转向刘厂长。
"抓紧生产,质量一定要保证。"
"一定一定!"
刘厂长连连点头。
"我亲自监督!"
第二天清晨。
苏建国就坐着拖拉机回到了苏家屯。
开车的是苏建军,他特地开车过来接的苏建国。
一路上兄弟俩讨论着大棚扩建的计划。
"哥,四个山头我都看过了。"
苏建军大声说,声音压过拖拉机的轰鸣。
"东头那个最平整,适合先开发。"
苏建国点点头。
"先去东头看看。"
拖拉机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
很快,兄弟俩便抵达了东山。
东山是一片缓坡,面积约八十亩,地势相对平坦,只有几处低矮的土丘。
苏建国跳下拖拉机,踩着松软的泥土走到高处,环顾四周。
"这里可以建三十个大棚。"
他指着面前的大片空地。
"每个大棚占地一亩,排成三排,中间留出通道。"
苏建军跟上来,手里拿着笔记本和铅笔,认真地画着草图。
"哥,通道留多宽?"
"三米吧,方便拖拉机进出。"
苏建国想了想。
"大棚间距也要留足,不能太密。"
兄弟俩边走边规划,苏建军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下尺寸和数据。
走到山坡中央时,苏建国停下脚步,眉头微皱。
"怎么了哥?"
苏建军问。
"灌溉是个问题。"
苏建国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捏了捏。
"这里离水源太远,一百个大棚的用水量可不小。"
苏建军也蹲下来,表情变得严肃。
"是啊,以前十个大棚,我们还能靠人工挑水。这一百个..."
他摇摇头。
"光靠人力根本忙不过来。"
苏建国站起身,眺望远处。
四个山头连成一片,视野开阔,唯独不见河流或大型水塘的踪影。
最近的灌溉渠在两公里外的山脚下,水量也很有限。
"得想个办法解决水源问题。"
苏建国喃喃自语。
"要不打井?"
苏建军提议。
"打井..."
苏建国思索着。
"四个山头都打井的话,成本太高,而且出水量不一定够。"
兄弟俩陷入沉思。
想了一阵,苏建军突然开口。。
"哥,我有个想法,你还记得北山后面那个废弃的水库吗?"
苏建国眼前一亮。
"你是说公社时期修的那个?"
"对!"
苏建军兴奋地说。
"那个水库虽然年久失修,但基础还在。如果我们能把它修复,再挖条引水渠..."
苏建国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好主意!明天咱们就去看看那个水库。"
当苏建国两人回村时。
一百个大棚的规划已经有了雏形。。
四座荒山的平整地区,基本都被苏建国利用了起来。
刚刚后,勉强可以盖出一百个大棚。
只不过,灌溉的问题,却是无论如何都要解决的。。
上百个大棚的用水量,可不是靠人力就可以解决的。。
两人刚回苏家屯,就有好多村民上前。。
"建国啊。"
一个老汉高声问道。
"听说你还要扩大种菜大棚的规模?这买卖要做多大啊!"
不
等苏建国回答。
苏建军已经停下拖拉机回应道。
"真的,李叔!我哥准备建一百个大棚呢!"
"一百个?"
老汉瞪大眼睛。
"那得用多少人手啊!"
其他村民也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起来。
“诶呀,这是赚到钱了啊,竟然要盖一百个!!”
"就是,建国啊,这工资怎么算啊?"
"要长期工还是临时工?"
"这回种什么菜啊?"
“我家也有几亩地,能不能也盖一个大棚啊!”
眼见场面逐渐开始混乱。
苏建国当即从拖拉机上站起来,大声说道。
"乡亲们放心,等大棚建好了,绝对优先用咱们村的人!工资按月结,绝对不拖欠!"
村民们闻言,顿时发出欢呼声。
消息很快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整个村子。
当苏建国回到老宅时,院子里已经挤满了闻讯而来的村民,都是来打听招工消息的。。
苏老爷子坐在堂屋门口,乐呵呵地看着这一幕。。
"建国啊。"
老爷子抽着旱烟,眯着眼睛说。。
"你这是要给咱苏家屯带来大变化啊!"
苏建国笑了笑,没说话。
他望着院子里那些期盼的面孔,心中既感到压力,又充满动力。
一百个大棚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