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桥见 作品

55. 第55章(第3页)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张传单,像是随口一问:“你之前是怎么弄伤的?”

“被我爸打的。”裴率顺口答完,一看传单上的字样又揉了一个纸团:“文学社?你看我像文艺青年吗?”

这答案确实出乎谢知之的预料,但裴率的话题转移得无比顺畅自然,明显目前还不愿就此多谈。她也就没有勉强追问,顺着他的新话题道:

“正是因为不像,才应该多接受熏陶啊,宿主。”

“而且,谁说搞文学的就是文艺青年了?据我所知,真正专业搞文学的中文系学生,一个比一个冷峻好吗?”

“不好。”裴率换了一个方向趴着,行动表示抗拒,“总之,这个不去。”

自习课后,裴率被系统半拉半拽到社团文化节的活动开展场地——教学楼和教务楼之间的广场。正值四月,教务楼前的樱花树开得盛大灿烂,远远望去像一朵滞留人间的粉色霞云。

树下两旁延伸开各显神通的社团展位,每走几米听见的都会是不同的宣传声和背景音乐,互相干扰,极其热闹。

高中学生社团,一般都是高一下学期到高二下学期的学生才会参加。在社团那里每周活动拿到全勤,本学期的操行分是可以加3到5分的。如果还在社团里担任干部,或作为成员有以社团形式参加校级比赛、表演获奖,那还会有5分、10分的加分奖励。谢知之就读的市一中是这样,所以高中社团文化很丰富。

山月区二中她不太确定。晏宴之前好像有提过她是学校心理社团的,高二还担任了社长。但曾经更学霸的游棠之似乎什么社团都没参加。

但说真的,作为高三毕业生,她现在回看三年的经历,好像操行分也没有高一高二苦挣时以为的那么重要……不过现在她并不打算提醒裴率。

反正将来回看时,珍贵的也是参加活动的体验,而不是分数。

他们第一个碰见的就是文学社的展位。展位前竖着的宣传广告很简约,就是毛笔在洒金宣纸上草书的“文学社招新”,字迹非常疏狂。

不过,展位后的学姐学哥们……裴率看了看他们的穿着,再看谢知之:“确实是同一个风格,都是古装。”

他难得来了点兴趣:“她在高中也是文学社的吗?”

“不是,这叫‘汉服’。虽然都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但完全不是一个朝代的好吗?”谢知之耐心科普道,“我身上这件是唐朝的圆领袍。左边那个学姐是宋朝的长褙子、中间那个学姐是明朝的袄裙、右边那个男的是明朝的道袍。”

文学社的音响里在播放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当然,是现代作曲的古风音乐,但十分悦耳。裴率刚靠近展位,就被前辈们热心围住开始讲解招新……

他最终拿了张捏得皱起的传单艰难挤了出来:“这个真不行。‘每周活动时交流自己写的原创古诗’……这是现代人该参加的社团吗?”

谢知之道:“那下一个呢?推理社你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