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余半 作品
第276章 剑成(第2页)
银液在金炎中依旧翻腾,可查理的眼神却渐渐清明。
他不再执着于“不能停”,而是学着在持续的输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似如昼夜交替、日月轮转,看似不息,实则藏着生生不息的平衡。
查理指尖凝着金炎,目光落在银液上,脑中却乱如麻。
剑脊该多厚?锋刃要斜多少度?力点该聚于剑尖还是剑腰?这些念头像乱撞的飞蛾,搅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深吸一口气,忽然想起道家那句“致虚极,守静笃”。罢了,何必执着于形制?
他缓缓闭上眼,让纷杂的思绪随呼吸散去,只留一念:铸剑,为斩,为护,为顺其性。
观照世界里,火焰真灵不再狂躁,母皇真灵的光晕也变得柔和。
周遭的能量流动仿佛慢了下来,草木的呼吸、地脉的脉动,甚至银液自身的金属嗡鸣,都清晰可闻。
灵台渐空,如皓月悬空。那些关于“形”的执念慢慢淡去,唯有一点锐意在神魂中醒转如意。
观想的空灵之境里,一柄剑影正缓缓凝实。
那剑身修长如古潭,通体泛着内敛的乌光,不见丝毫炫目的锋芒,却透着股“大巧不工”的厚重。
剑脊宽厚如远山轮廓,自中段向锋刃渐收,形成一道流畅到极致的弧线,仿佛将天地间的锐气都藏在了温润的弧度里。
剑柄缠着古朴的鲛绡绳,末端缀着枚不起眼的铜环。
查理心头剧震。
这不是相似,分明就是湛卢剑!
春秋时欧冶子在湛卢山耗时三载铸成的神物,取赤谨之锡、若耶之铜,集山川灵气于一身。
传说铸成那日,精光冲斗牛,鬼神皆避之,越王得之以为国宝。
后来吴王无道,此剑竟自行离鞘,穿水渡江,飞入楚宫。
正是那柄被称作“仁道之剑”的湛卢,黑而不暗,锋藏于拙,看似无华,却能断金裂石,更能辨善恶、择明主。
此刻观想中的剑影,连剑柄缠绳的纹路、剑身隐现的云纹都分毫不差,仿佛那柄失传千年的神物,正借着他的意念,在这团银液中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