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真相之痛

看到这里,张砺的眉头紧锁,王沐晴也沉默不语。

他们终于明白,这场灾难的背后,并不只是病毒本身的失控,而是人类贪婪野心的疯狂试验。

一个用人命堆砌出来的实验系统,竟然是大部分民众赖以求生的官方避难所的根基之一。

张砺又再次开始翻找文件。他知道,既然要进行实验,那就需要大量的活人作为试验对象。但在丧尸横行、秩序崩塌的世界里,哪里还能找到如此多的实验样本?

普通的幸存者吗?他脑中浮现出那些在避难所中苟延残喘的民众。他不禁自问:如果拿他们来做实验,难道不会引发叛乱、反抗吗?

带着这个疑问,他调出了一份隐藏得更深的档案,标注着“香槟官方避难所B11 - 实验记录”。文件的开头,赫然是一行大字:

“本项目为v-phi病毒相关应急计划——疫体适配实验暨解药开发计划。”

原来最初的实验,是打着“自愿参加”的旗帜进行的。鹰国政府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感染局势,启动了两项并行研究:一是激发v-phi病毒中潜在的“映质”觉醒机制,培育能在病毒中生存甚至强化的个体;二是研发v-phi病毒的解药,以控制感染蔓延。

官方避难所,便成了他们理想的实验土壤。B11就是其中之一。

文件中详细描述了早期的招募手段——“为人类延续做出贡献”、“获得抗体优先接种权”、“免费医疗检测”等诱饵宣传打动了不少心存希望的幸存者。很多人在绝望中走入实验舱,期待能换来一线生机。

张砺看到一份志愿者统计表,最初确实有不少人签署了“解药试验协议”。这些人中,不乏母亲为了孩子、兄妹为了对方,甘愿尝试哪怕是高风险的疗法。

但另一组数据,让张砺脸色骤变——

所谓的“激活试验”,在招募文件中被故意模糊为“免疫激发测试”,实际就是将病毒注入人体,观察是否会出现映质反应。

文件注释中冷冰冰地写道:“映质成功率仍低于0.01%,失败者全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