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332章(第2页)
李彦看完后沉思片刻说道:“苏常的粮食不够吗?”
“要供给三镇是不够的,京畿的粮食也不够了。倒是洪州的田亩众多,但臣派人去洪州买过粮食,不尽如人意。”
“朕如果没记错,洪州一州之地有一千万亩田。”
“是的,不过这恐怕只是朝廷统计到的。”
“不急,三镇粮食今年应付过去了,这笔账咱们慢慢算。”
粮食这东西是商业社会的基础,粮食如果不够,没办法发展商业,只能先乖乖种地。
太康六年,十一月初五。
姑苏学院山长王儒经过三司会审之后,被判处死刑,当天被押送到城外。
一路上,街头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人们大骂王儒是无耻小人。
也有许多儒生为王儒喊冤,甚至有一些人跪在大街上拦住行刑队伍的去路。
等到后来王儒被送到法场,还有人在刑场附近喊冤。
直到王儒的人头落地后,这些人喊冤的声音更大,更加激动。
王儒虽然死了,可民间却突然多了许多不一样的声音。
有人说王儒不是魏国的细作,他是大夏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是反对苏常新政的人,所以他必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