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第2页)
但这种战损,对比起晋军的全线大溃败,是非常可怕的。
更重要的是,李彦获得了五千多匹战马。
九月三十日,秦川城开始到处传言,皇帝要御驾亲征,消息火速传往各郡。
一时间,民间大震。
有几个版本的传闻在民间迅速流传:
一是皇帝这一次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灭掉魏国。
二是皇帝主要还是打防守!
三是皇帝要亲自到赵州前线,其实是为了吸引魏军的主力,给徐州和宋州减轻压力。
十月初五,寒风瑟瑟,天空一片阴沉。
灵泉郡的相城外二十里的刘家湾,挤满了人。
“这仗还没有打,咱们就先把地分了?”说话的是一个瘦子,叫高岩。
“你第一次随军过来?”王小昌问道。
“是啊,我今年五月从江宁大学卒业,被分配到了秦州,这不是第一次跟随大军北上打仗吗!”高岩有些不好意思道。
“看你细皮嫩肉的,江宁人?”王小昌继续问道。
“是的,我父亲高信,是江宁做布匹买卖的。”
“你父亲做布匹买卖,那前些年肯定赚了不少钱啊!前些年朝廷大力扶持纺织厂,抓住那一波机会的都赚了!”
“还行,赚了一些。”
王小昌也不是故意打听对方的隐私,他知道高岩这种人是富家子弟。能在江宁做布匹生意的,背后都是达官显贵在撑腰。
“这些年风向变咯!”王小昌感慨了一句,“以前来前线的都是贫苦人家的子弟,现在来前线的,不少都是你这种富家子弟,家庭不仅有财富,还有地位。你们是要把钱赚了,还要在军中混个一官半职!以后做买卖更方便么?”
“倒不是如此,我对皇帝陛下自由贸易的信念深信不疑,魏国公卿旧派阻挠两国贸易,是违背天下大势,我为此而战。”
王小昌愣了一下,然后拍了拍高岩的肩膀:“好好好,看不出来还是个理想青年!那我告诉你,现在分地,就是为了收买民心!”
“魏国不是推行均田制了么?”
“这赵州的边境,还有不少军屯和世兵,这些人世代为兵籍,名下无田,辛苦种地都是官家的,打仗的时候还要上前线卖命,晋升困难,把世家大户的田拿来分给他们,他们当然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