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得 作品

第218章 主材不符得落选(第2页)

孔圣人嘴多叼的人!不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里还写:“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就说这老登,嘴巴刁着呢:没有合适的酱,他饿着也不吃饭,从市场上买来的酒和肉,他也不吃,就得自己家做的才香!

所以这读书人,在孔夫子的教育下,都是嘴馋的,吃完东西,就得想些华丽辞藻来形容。

当然,这些读书人的怪癖,也间接推动了中华美食的发展。

王大人吃完碗中菜肴,也是赞不绝口,为了体现他的才学,得超越罗学政,现场给写了一首打油诗:

黄连阿胶共相煎,鸡子黄融韵味添。入口先尝苦涩味,回甘顿觉妙无边。

这诗写得吧,虽然浅显易懂了,但能在几息时间就写出来,这王大人也是有些急智的。

罗学政听了一惊,这是来抢活呀,他一个学政都没有写诗,你一个管刑狱的官,还写上诗了?

小女孩却顾不上这些,她也是几口就把小碗中的美食给吃完了,顿时觉得身体轻盈,本来坐了一上午,周身的疲倦,被酸苦味一扫而空,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

“这道菜我喜欢,我觉得这一轮也没有疑问了!还是卢生胜了。”

这就已经三个人投给了卢生,其实于夫人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

但她还是想表达一下:“三位大人,可记得我们的题目?卢生这道菜可是有问题的。”

王大人疑惑道:“有什么问题?”

于夫人把碗推出来:“贫妇可记得清楚,我宣读题目的时候,可是说过,盘子里的食材需要做为主材的。”

众人看看面前的阿胶鸡子黄,确实难觅黄连的痕迹。

于夫人把天顺楼的菜端起来,挖出几大坨山药:“你看看天顺楼做这道菜,它的主材就是山药。为了比赛切题,他们还故意加大山药用量。”

罗学政得帮卢生开解两句:“毕竟卢生选的是黄连,他能用这么苦的药材做出来这般味道,已然是不容易了,难道全部用黄连做?这样谁能吃得下?”

于夫人却也一点不退让,据理力争道:“敢问罗学政,如果科举考试的时候,考官出的题是《大学》里的‘修身齐家’。你只点了一句:先修其身,满篇都写上《山海经》,这篇文章该怎么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