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九 作品

第169章 宫廷辩论显锋芒(第2页)

我转头,见她捧着漆盒进来,发间那支木簪闪了闪——那是我用老东家给的铜矿图边角料削的。

她把盒盖掀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本账册,封皮还沾着霉味。

"公子,城南福来米行去年纳的税,比前年少了三成,"她垂眸,指尖划过最上面那本,"可他们往乙大人的庄子送了三十车新米。"

我突然明白三皇子为什么选我。

他要的不是满口圣人言的腐儒,是能把算盘珠子敲得比刀还响的狠角色。

第二日早朝,太极殿的青铜鹤嘴炉飘着沉水香。

我站在三皇子下首,看着二皇子摇着象牙扇上来。

他穿月白锦袍,腰间玉牌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和老东家手里的半块,正好能拼成完整的"玄"字。

"三皇兄的减税令,说是惠及百姓,"二皇子扫了我一眼,"可这两月,城防军的军饷迟了七日,西市的粮价涨了三成。

陆公子不是自诩'懂民生'么?

不妨说说,这稳定从何而来?"

"稳定从真话来。"我往前一步,靴底碾过殿砖缝里的青苔。

曾瑶适时递来账册,我翻到福来米行那页,"二殿下说粮价涨,可福来米行去年囤了两万石米,其中五千石进了乙大人的私仓。"我把账册往案上一摔,"他们一面哭穷不交税,一面把新米堆在庄子里沤虫。

这税,该减的是百姓,该加的......"我盯着乙大人发青的脸,"是囤米居奇的蛀虫。"

殿里响起抽气声。

乙大人的朝珠在他掌心攥得咔嗒响:"陆公子空口无凭!"

"凭?"我从袖中摸出块染血的玉璜,"这是莲花商会老东家临死攥着的。"我转向二皇子,"老东家的铜矿,上个月刚签了给三皇子的文书。

他死的那晚,有人在他酒里下了鹤顶红——"我晃了晃玉璜,"和乙大人玉牌上的'玄'字,是同一块玉料雕的。"

二皇子的扇骨"咔"地断了一根。

他强撑着笑:"陆公子莫不是把话本里的阴谋论搬到朝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