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回光返照
宛如死前回光返照一般,以避暑的名义避过元山帝国围困燕京的兵锋,移驾南疆京畿金岭的合正帝。
似乎被逼到绝境后,舍弃了心中的一切幻想,反而大觉大悟恢复了刚即位时的魄力。
在燕京被破的当日就下罪己诏,将明宋国势急转直下的罪过,全都怪在了自己的身上。
说自己是,
‘凉德藐躬,上千天咎,无德失政,陷于此难。
以致万姓颠沛流离,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又评价朝廷里的大员们,
‘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日昃不食,坐以待旦。
是以过尽在朕躬,非百官之咎也!’。
一下子便将朝廷本来越来越涣散的人心,重新聚拢了起来。
毕竟皇帝都说了千错万错都是他的错,大臣都是好大臣。
杀人不过点地,君父的态度诚恳至此,做臣子的还能怎地。
而等到迁都的纲常维续住后,合正帝又下了第二个诏书。
将在金岭京畿巡狩的嫡长子魁王封为太子。
‘以正国本,澄清天下”。
并以此为代价,兵不血刃的顺利把魁王‘行在’所掌握的力量,归纳进了朝廷正统的体系中。
然后他施展霹雳手段,三下诏书,将其余在南国代天巡狩的儿子召进金岭。
结果巡狩闽圳的怀王稍有推诿,便被自己‘行在’里的太监拿出东厂腰牌,皇帝密诏,秘密擒拿。
直接押送去了老子的面前,被‘圈’了起来,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出来。
如此一番施为之后,明宋北国竟然变得政治清明了许多。
再见上合正帝下了那么狠的罪己诏,青史之上必定遗臭万年,再要脸也没什么意义了。
于是直接拿出了国库加自己内库的银子,堂而皇之的狂买元山帝国运来的相对廉价的精米。
再加上丢掉了北疆的负担,明宋南国新一季粮食下来来,粮荒自行缓解了大半。
朝廷有了海量余粮实打实的赈灾,民心也挽回了许多。
短短两三个月的功夫。
南缰一京、五行省,除了自古以来便常年动荡的西粤海,其余地盘的‘真乱民’竟都自动自觉的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