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论道教学(第2页)
“而历史,则是我们民族的记忆与灵魂,它记录了我们的先辈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何面对挑战,创造辉煌。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明白自己肩负的传承与发展之重任,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黄自查目光炯炯,向刘轩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请问晋王殿下,学生踏入校门,为何首要之选是学习《思想道德》这门功课?”
刘轩闻言,神色庄重,认真地回答道:“黄先生,你提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d.u_o′x^i~a?o?s+h_u`o·.′c^o~m¨学问之道,首在立人;而立人之本,则在于道德。一个人若是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难以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甚至比普通歹人危害更大。”
“相反,一个拥有良好道德观念的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坚守本心,做出正确的选择。本王希望通过《思想道德》这门课程,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秦州乃至大汉的栋梁之才。”
岳自勉略作犹豫,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向刘轩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王爷,学生心中也有一个疑惑。”
刘轩微笑着鼓励道:“先生但说无妨。”
岳自勉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王爷所编的这些课本,内容新颖且富有深度,实乃难得的好教材。然而,学生担心的是,这些课本,尤其是《物理》这一科,对于许多私塾先生来说可能过于深奥,他们自身都难以完全理解,又如何能够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呢?”
刘轩闻言,神色凝重起来,缓缓说道:“岳先生所虑极是。本王在编纂这些教材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本王打算在长安成立一所专门的教师培养学校,邀请一批有潜力的私塾先生前来学习。”
“在这所学校里,先生们可以相互研讨,共同进步。本王也会在空闲之余,亲自为他们解答疑惑。待他们完全掌握了这些知识,并通过本王的考核后,本王将为他们颁发教师证,赋予他们前往各府学校任教的资格。”
“此外,对于那些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先生,本王还将考虑让他们留在教师培养学校,继续培养下一批教师。如此循环往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秦州将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为孩子们带来更加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