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阿爹,我想科举!(第2页)
亲人们都想回家了,这与当初他们来云城时的高兴劲头不一样。
最后,冯铭轩同妻子和岳父一商量,决定今日不出门了。
秋分和大寒、六郎在家里和家仆一起帮忙削竹签,等九月山果红了时,用来串芝麻糖串。
禾娘带两个嫂子在绣房里,同两个绣娘学做针线活儿。绣娘子的针线活儿,那是村里的妇人比不了的。做出的衣衫样式也是云城里新兴起的样式!
冯铭轩准备带小舅子和岳父去夫子家里拜祭夫子,明日早膳后再一起回兔儿岭镇。
快出门时,三郎深吸一口气才鼓足勇气开了口:“阿爹,姐夫,阿姐!我想科举!”
胡老二一愣,瞪大眼睛看着儿子:“三郎,你说什么哩?”
冯铭轩和妻子相视一笑,微笑看着三郎,夫妻俩隐隐都猜测到了。
三郎朗声道:“阿爹,我想参加科举!”他的语气坚定,声音清脆。
“三郎啊!你才学会了几个字,会打几个算盘珠子,怎么就那么敢想哩!你这孩子,莫不是发热了?”胡老二说罢,走到儿子身边,伸手摸摸儿子的额头,再摸摸自己的。
然后他嘟囔一句:“没有发热啊!”
胡家村已经有六代人没进过学堂了,科举,听起来比登天都难哦!
他这儿子,怎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禾娘笑道:“阿爹,阿弟想考功名是好事啊!有了任夫子教三郎读书,家里也不缺三郎读书的银子,三郎有这个决心是好事啊,阿爹!”
冯铭轩也微笑道:“岳父!任夫子教授三郎考童生功名完全没有问题!考上了童生,三郎就可以进县里的书院读书了!书院的夫子都是有功名在身的!”
三郎惊喜的大声说:“姐夫,你也在书院读过书,姐夫也考上了童生吗?”
冯铭轩微微颔首道:“姐夫九岁时考上的童生!”
禾娘和三郎同时看着冯铭轩瞪圆了眼睛,天爷啊!相公(姐夫)太厉害了吧!九岁就考上了童生!
三郎很快耷拉着脑袋,姐夫九岁考取了童生功名,他十二岁了,才开始启蒙,他是不是太不知所谓了些……
“怎的?三郎,你今年正月初四才启蒙,启蒙是晚了些!越早启蒙越早开灵智是不假,但也有很多错失启蒙良机的人,大器晚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