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135章 《方言诗学的时空重构》
《方言诗学的时空重构》
——论树科粤语诗《旧时情》的审美突围
文/一言
在中国新诗百年发展历程中,方言写作始终是解构语言霸权的重要诗学实践。树科这首创作于2025年的粤语诗《旧时情》,以其独特的语言策略和时空叙事,在微型文本中构建起多层次的审美空间。本文将从方言诗学的突围、时空折叠的叙事策略、身体修辞的现代性隐喻三个维度,解析这首作品蕴含的诗学价值。
一、粤语方言的韵律革命
"眼有泪光/又嘟笑紧"开篇即展现出粤语特有的音韵肌理。"嘟"字作为持续态助词,在标准汉语中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其唇齿闭合的发音形态恰与强颜欢笑的面部表情形成同构。这种语音造型性使人联想起庞德意象主义强调的"语言直接性",但树科显然走得更远——他将方言的肌体记忆转化为情感载体,使"嘟笑"成为凝固时空的表情化石。这与叶维廉提出的"以方言对抗官话暴力"的诗学主张遥相呼应。
诗中"噈咁喺群度"的"噈"字,是粤语中表达"就这样"的简促发音,其短促的入声特质与微信时代的碎片化生存形成声调互文。这种语言选择暗合巴赫金的"杂语"理论,通过方言与网络用语"群"的碰撞,在文本中制造出多声部对话。当"灵魂嘅打工仔"这样的哲学命题遭遇"一微十几廿年"的数字化量词,标准语与方言、形而上与形而下在语言褶皱中达成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