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太子往事 上(第2页)
但公主知道,这只是后世牵强附会的说法,或是出于某种政治目的,亦或是因为无知,人云亦云,将古代帝王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点拉成了面。
当了皇帝,御膳只有一个荤菜,其实这就和马老板偶尔也去隔壁老王的面摊上,吃上一碗小面,道理是相同的。
可太子不一样,年纪轻轻就成了大隋朝将来的继承人,大隋朝又极为富足,因此太子便慢慢养成了各种骄奢淫逸的生活习惯。
有一次太子让工匠用金珠玛瑙,去装饰一副来自蜀地,制作精良的铠甲,父皇杨坚知道后就非常生气,便把太子叫到身边一顿教育:
“自古以来,凡是喜欢享乐、骄奢无度的君王,夏桀商纣秦二世,他们的国家都难以长久。你是朕的儿子,作为太子,就该奉行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这样才能守护大隋的万年基业。”
父皇杨坚还摆出自己,堪当后世楷模的行事作风。
“看看你父皇我吧,只娶了你母后一人为妻,至今还保留着多年以前的旧物件,时常拿出来看看,警醒自己不能奢侈。”
“朕现在非常担心你,身为太子,会忘记以前的许多旧事。
于是就把过去我用过的一把佩刀赐给你,再赐你一盒酸菜,这是你当年在北周军营里任职时经常吃的。
只有如此你才能时常忆苦思甜,才能够了解朕对你的这一番苦心。”
“开皇之治”也确实如史书上记载的那样,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平高峰时期,是隋朝的和平之世,本以为可以长治久安,四海皆平。
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父皇非要让自己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太子忆苦思甜,也确实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太子杨勇行事不拘小节,在礼法方面也多有僭越,不懂得谦抑之道。
史书记载太子不喜作伪。
杨梓觉得,太子只是遭受社会的毒打少了点。
事实上出身于帝王之家,生活奢侈、不懂节俭,也算不得什么好严重的问题。
但是之后发生了一些事情,却使得父皇大为恼火……
在这个时代,冬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按照当时的礼仪习俗,冬至节当日,所有的文武百官,都要入朝堂朝拜天子,之后还要去东宫向太子道贺。
得知文武百官前来祝贺,太子便大摆宴席,排场宏大。
不但安排了乐队演奏乐舞,自己还换上了正式的皇太子朝服,在大殿上正襟危坐,接受群臣的跪拜,悠然自得。
按理说,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文武百官觐见皇太子,其实也是一种惯例。
但是由于此时的父皇,对太子已经有所不满,如今又听说他大摆排场接见百官,有僭越的嫌疑,就不免更加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