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长安的雪 二(第3页)
“其实玉儿姐姐,写诗并非一定要灵感,你的积累不够,积累够了,诗就成了。”杨梓安慰道:
“玉儿姐姐只需将每日看到的、听到的,感人、有意义的句子记下来,试着改成一句或几句五言、七言,甚至是长短句,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注意!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审美能力。如果你感觉不到句子的美,或者其中的气势、意气等,那再怎么努力都是白搭。”
杨玉儿不住点头,似有所悟。
“小姨说得真好!”李秀宁抚掌赞叹,目光流淌,眼中异彩连连。
很多赏雪的人都被她们的谈话吸引了,纷纷朝她们望来。其实,这边风景独好。
一众大眼萌妹子就是最美的风景。秀宁、小落、青儿、紫烟,还有玉儿姐姐以及她身后的桃谷二仙。
“两位师傅,不要只说不练,不如你们,让本郡主长长见识。”杨玉儿眉眼含笑,神色狡黠:“梅花和雪”。
什么意思?你行你上?杨梓发现,在表达不满情绪时,古人今人,如出一辙。
杨梓正错愕间,李秀宁眼睛一亮,笑颜绽开:“不如由秀宁先来一首,请小姨评说。”
众人凝神以待,杨梓也不例外。
“一夜北风来,疑似梨花开。”
“落入梅林中,化作明净台。”
李秀宁清婉的嗓音,随着雪花,飘扬在梅园的每一处空间里。
“一夜北风吹过,天空中似有梨花盛开,落入梅树林里,积雪成台、成冰,光彩足可鉴人。好诗!”
杨梓鼓掌大赞,悠扬起伏、饱含感情的声音,沁人心田。
不管好不好,先赞了再说,本宫现在是砖家,本宫说它好,它就好。
杨梓现在深谙这个道理。
前世,她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标题,比如《为什么现在的诗词,连给古人提鞋都不配》,这明显是哗众取宠,博眼球、骗流量。
杨梓觉得不必妄自菲薄。
如果将前世的诗词,搬到这古代来,经过时光的窖藏、历史的发酵,再加上一些后世人的主观解读,成为名作,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没有绝对的好词,也没有绝对的差词,只有合适与不合适。
就像将明月几时有拿到运动会上去诵读,莫非你还想…用“米多拿,米多拿,奶多拿”,控制一众帅锅靓女们的入场方阵?
掌声响起,园中众人毫不吝啬,给出了自己的赞美。
杨玉儿有些发愣,还真行?不愧是师傅,杨玉儿赞叹之余,心中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