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破碎感

画面是冷的,清晰的,符合一切工业标准。但它没有灵魂。那片黑暗是死的,男主角的痛苦像一张贴图,浮在表面,却砸不进人心。

“不对。”苏晚终于开口,只有两个字。

“哪里不对?”阿哲的语气有些急。他已经连续熬了三个通宵,眼前的一切都开始出现重影。压力像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要将他溺毙。他不仅要面对苏晚,还要面对整个团队若有若无的审视,面对那个已经封神、再也不会犯错的师傅的影子。

“光。”苏晚说,“他的脸上,需要一丁点光。不是物理上的光,是情绪的光。”

“情绪的光?”阿哲重复了一遍,这个词太过抽象,让他感到了某种无力,“苏导,我……我抓不到。”

他是个优秀的技术工匠,能把参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却无法量化一个虚无缥缈的“情绪”。

苏晚看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沉默了片刻。她没有继续施压,也没有说任何苛责的话。她站起身。

“跟我来。”

阿哲不明所以,但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跟了上去。

苏晚没有去茶水间,也没有去露台,而是走到了走廊尽头,一间从未启用的剪辑室。门上没有挂任何人的名牌,只有一把积了灰的旧锁。

这是高启辉以前专用的地方。他走后,何畏让人封存了这里,美其名曰“纪念”,实际上是怕触景伤情,影响公司士气。

苏晚拿出钥匙,打开了门。

一股混合着旧纸张、尘埃和淡淡咖啡渍的味道扑面而来。一切都维持着主人离开时的样子,桌上还放着一个喝干了的马克杯,一台老旧的数字录音笔安静地躺在旁边。

阿哲怔住了。他跟着高启辉三年,却从未被允许踏入这个房间。这是老师的圣域,是他与光影独处的世界。

苏晚没有开灯,只是走到桌前,拿起了那支录音笔。她按下了播放键。

一阵轻微的电流声后,一个熟悉而温和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响了起来。

“光影笔记,四月十七日。关于‘黑’。”

是高启辉的声音。

阿哲的身体僵住了。

“很多人以为,调色是给画面上颜色。错了。调色是寻找黑暗里藏着的东西。尤其是黑,纯粹的黑,是最难的。它不能是死气沉沉的一片,那样的黑没有生命力。要在纯粹的黑里,找到那根即将绷断的弦。找到人物心里,那一点点不甘、一丝丝眷恋。光不是用来照亮的,在这样的场景里,光是挣扎,是呐喊,是灵魂在岩石的缝隙里,拼命透出来的一点微光。你要捕捉的,是那一点光熄灭前的瞬间。那才是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