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0章

提到陈力达,周严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次算是煮了一锅夹生饭。起因在于对韩兆的手段估计不足。

想到他会在中途抢人,但没有想到会来几百人,以至于自己这边竟然应付不过来。

最后弄的自己不得不用跑路的办法坑人,还动了枪。以至于把洪庆山和吴常健引过来。

早知道事情会闹这么大,周严绝对不会把陈力达等人带上。

相互关联的两件事,在何赞武能做主的时候,当然是放在一起处理最好。

何赞武不能做主,需要妥协的情况下,分开处理才符合周严的利益。

人算的再明白,也算不过老天爷。

何况,周严还是个经常算不明白的。

最终,省委对公安厅和安全局的冲突,高高拿起轻轻放下。该各自单位处理的,由各自单位处理。该交由纪委的,由纪委处理。

而樊阳的群体事件,如果不是周严最后硬拖上方卫东和教委,大概也会含糊过去。

即便因为周严揪着不放,省委也没有当时做出明确结论。

而是一边指示纪委介入,一边责成教委重新梳理程序,自查自纠。保证分流政策在不影响学生读书,不损害群众利益的前提下,顺利实施。

樊阳的群体事件,交由建宁市处理。最终结果上报省委。

对陈力达个人,同样没有明确说法。

周严要保住陈力达的意思很明显。

章晨等人不甘心,又碍于搞不清何赞武的态度,为避免引火烧身,没有当场提出反对意见。

何赞武更是狡猾,对陈力达只字未提。

“可怜”的陈力达就这样被晾起来,只好跟着周严。

周严也头疼。

与何赞武之间的关系,正是在最微妙的时候。

相看两厌又必须合作。

何赞武觉得周严太难把控,做事太浮躁不顾后果。

周严觉得何赞武想要的太多,想付出的太少,又放不下书记的架子。通俗说,就是彼此都觉得对方是装逼犯。

两个大利益一致,小利益冲突的“装逼犯”合作,互相算计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