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812章(第2页)
直白的意思就是,今后松和对公办教师的考核要求会进一步提升,但是同时也会提高公办教师的待遇水平。
这个意见一经提出,自然在松和县的教育圈子里引发了极大的反响,有人支持自然也有人反对。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很清楚,松和县这位黎县长跟其他的领导不同,来松和接近4年的时间,向来就是说一不二,既然话已经说出了口,那就说明这个事情肯定会有推动落实的一天。
与其在那里恨天恨地,不如主动求变。
黎卫彬倒是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个方面,但是既然话已经说出了口,那就肯定不能抛在脑后,所以当即就让县教育局开始着手进行相关制度方面的理论论证和设计。
“这个工作肯定是势在必行的,短时间受制于县财政的约束,我们还不会那么快就落实下去,但是短则一年,长则两年,相关的政策肯定要兑现。”
“你马局长要做到心里有数,提前做好准备。”
县长办公室里。
黎卫彬瞥了眼教育局局长马文洪。
其实之所以提出这么一个想法,并不是他黎卫彬好大喜功,一直在推动新的政策落地,而是在黎卫彬心里一直都在坚持一个初衷,那就是发展到底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按照通常的理解,经济发展的背后,必然是体现发展红利的兑现,比如居民人均收入提升。
但是在他的理解里面,这个范围更加广泛,而且在他担任领导岗位期间,也在一直贯彻这个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