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134章 战青州(第2页)

他在信中让大司马放心,自己一定拼死守住高都和太行陉,不让燕军从河内郡通过,攻击荆州军。

信中内容真真假假,继续守泫氏城确实有风险,慕容垂若是增兵,王凝之逃都逃不掉,主动退回三面环山、距离太行陉又近的高都,无疑是更稳妥的安排。

但王凝之写完信,差人送走后,立刻将高都城交给沈劲,自己和邓遐带着一万人离开上党,回到了河阳城。

陕城的热闹,王凝之哪里甘心错过,己经往渑池方向调兵,准备随时支援魏公苻廋的叛军。

关中的战火,首先在潼关打响,王猛和张蚝等人率军从长安出发,从西边对潼关发起了进攻。

潼关与苻柳所在的蒲阪分隔在黄河两岸,秦军连攻数日后,孤立无援的叛军守将开城投降。

苻柳之所以没有动静,是因为邓羌的大军己经杀到蒲阪,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拿下潼关后,王猛率军渡河,从风陵渡口登陆,前往蒲阪;张蚝和杨安则继续沿黄河东进,来到陕城。

秦国东线的平叛之战,在蒲阪和陕城两地同时打响。

消息一道道地飞往河阳城,又通过王凝之,传到桓温那里。

桓温很无奈,早知道就不伐燕,去伐秦了。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在知道慕容垂的大军随时可能返回邺城后,桓温最后的一丝侥幸之心都没了,开始迁移顿丘和阳平的百姓前往河南安置。

王凝之几乎是和慕容垂同时收到这个情报,双方都不再迟疑,一个前往渑池,一个前往平阳,打算介入秦国内乱。

青州,齐郡,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在经历了数月的交战后,徐州军己经将燕军在青州的势力范围压缩到齐郡一地,这里紧挨着黄河,是鲜卑人在黄河以南最后的阵地。

刘牢之率军进入青州的第一站是临海的乐安郡,他出其不意地从黄河上岸,率部三战三捷,往南杀到东莞郡,与郗愔的徐州军主力会合。

在那里,他遇到了父亲刘建和担任徐州刺史府参军的王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