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498章 刚柔并济(第2页)

王凝之讲完自己的观点,大殿中安静了好一阵。

高弼长叹一声,“王公适才所言,看似简单,不过恩威并施而已,但细想下来,却又关联甚多,为政之事,果然没有常例可循。”

“那是自然,”王凝之说道:“治国之道,哪里是可以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今日本是想讨论分治之事,结果引出这许多,倒是有些偏题了。”

皇甫真笑道:“王公心中自有方略,我等配合便是。”

王凝之点点头,举杯道:“来日方长,我是一个听谏的人,若是以后在处理鲜卑人的问题上有不妥之处,烦请大家指出,我一定从善如流。”

众人连称不敢,又共饮一杯。

觥筹交错之间,已是月上中天,看着殿中诸人都有了些许醉意,君臣尽欢,王凝之便下令散了,让儿子安排人送大家回府。

众人起身告辞,一一离去。

王殊到殿外送别众人,大家不敢托大,纷纷还礼。

等王殊返回,命人端来热汤时,王凝之已经舒服地斜靠在榻上了。

“收获如何?”王凝之问道:“上次你说起巴蜀之地的僚人问题,今日我可是专门为你找的话题。”

王殊笑道:“多谢阿耶,我方才就猜到了,不过僚人与鲜卑人还是不一样,他们未受教育,更为落后。”

“都是这么过来的,”王凝之叹道:“四方诸夷,从愚昧野蛮到被汉文化同化,过程大同小异,区别只是主动还是被动,鲜卑人积极主动向汉文化靠拢,所以垮得更快。”

王殊想了下,“阿耶是说他们丧失了原本的血性?”

“可以这么理解,”王凝之继续为儿子解惑,“慕容家虽然分封诸王执掌兵权,只让汉人掌管内政,但在外征战何其辛苦,汉人高层却可以在城中尽享荣华,鲜卑贵族自然不满,纷纷效仿,慕容评便是个典型例子,前半生戎马,后半生享乐。”

王殊点点头,又问,“阿耶提及太原王,是想说不能将国家兴衰系于一人之手,得靠严苛的律令来约束群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