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宗藩(第2页)
这是对汉武帝的推恩令微调,或许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但下一代,下下一代之后,就会给明廷节省许多财政支出!
至于其他世子他们肯定会有怨念,本来作为宗室,他们应该也享有和大宗差不多的待遇,现在首接被砍到大动脉上,谁也不会忍气吞声。,零·点+看_书/ ¨首?发′
徐光菡接下来写了第二条策略,考封制替代世袭。
藩王子孙通过考试,不管文考还是武考,只要通过地方儒学、和武学考试,那么就允许你享受和大宗一样的俸禄待遇,若是你考不上,那只能按照第一条执行。
这下宗藩该没借口抱怨埋怨了吧?朝廷不是不给你机会,机会给你了,你把握得住那就继续给你支付高昂的俸禄。
把握不住那就老老实实的继承小额俸禄。
朝廷没有断绝你们的路,依旧给你们机会,只要有机会存在,宗藩就不会乱。
而且徐光菡这条策略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你若是真能中儒学和武学,那说明你这名藩王世可造之材,朝廷给你支付高昂俸禄不亏。
日后地方宗藩肯定要想办法通过文考或者武考,那么他们就没有闲暇时间去祸害地方,为害一方,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对藩王在地方违法乱纪的一种约束。
而且徐光菡还建议无论文考和武考出题,都不低于科考的难度,避免太简单亦或者地方宗藩和主考官通气泄题,凡如此者,按科考舞弊结果处罚。
这条是加强监督。
当朱厚炜读完徐光菡给自己整理出来的意见后,不由惊愕万分。
这不就是清朝官吏宗藩的办法嘛?清朝的皇子皇孙和藩王规模丝毫不低于明朝,但却没有形成祸害,就是因为他们吸取了明朝的经验,找到了一条解决的道路。
可现在徐光菡居然就提出来了,这战略眼光和智谋,究竟多么超前和逆天啊!
朱厚炜激动的道:“我真娶了一个贤惠能干的媳妇儿!”
徐光菡微笑道:“能帮着相公,我便开心了,寻日我在家也无聊,这次寿益二王的举措,作为宗正大卿的相公,必定要做出应对,不然无法震慑天下藩王,于是我便想了几日,给相公想出来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