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 作品

第92章 各方反应(第2页)

  严嵩摇头道:“微臣不知。”

  朱厚照道:“那就去兵部问问情况,孤要知道具体细节。”

  “遵旨!”

  严嵩又忙不迭撩袍离开乾清宫,直奔兵部而去。

  刘大夏刚收到江西南边的塘报,正打算入宫,旋即就看到严嵩走来,狐疑的问道:“严敕造,有事?”

  严嵩拱手道:“刘尚书,殿下让我拿兵部取王守仁塘报。”

  刘大夏眯着眼,笑着道:“严大人还真会挑时间呢,敢问我兵部的事,为何你内阁先一步禀中宫?”

  严嵩不卑不亢的道:“没有兵部和内阁,都是大明朝廷的事,下官是大明朝廷的官,自然要尽忠皇上。”

  “好!”

  刘大夏扬声道:“严大人倒真忠肝义胆,本官佩服!”

  他将塘报丢给严嵩,道:“拿去吧,才抵达兵部没多久。”

  “下官告退。”

  望着严嵩离去的背影,刘大夏面皮微微抽搐,脸上露出一抹不悦和警惕,最近这个严嵩,越来越活跃了。

  当初那名正直懂得翰林官,好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若假以时日,未必不会入阁啊!

  “只是,他是真聪明还是假糊涂?”

  “他难道弄不明白这是杨廷和在找他背锅?”

  “他杨阁老拍拍屁股将所有事摘除的干干净净,谁也不愿得罪,所有得罪人的事全部让严嵩去做。”

  “高还是你杨廷和高,内阁谁能斗得过你?”

  刘大夏冷笑了一下。

  严嵩又怎不知道他这么做会得罪兵部,又怎么能不知道杨廷和的潜在意思?

  只是他有的选吗?没有!

  现在杨廷和在内阁如日中天,占城那边的军事处理、宁王这边的平乱和瘟疫应对,哪个不是出自杨廷和手中?

  治大国如烹小鲜,许多看似棘手的问题,在杨廷和手上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他推举的唐寅、王守仁也没有让他失望,所有的事都平缓解决,并没有造成更大的动乱,这本身就很厉害。

  他有谋略,做事果决,不瞻前顾后,敢于承担后果,这些都是严嵩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