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 作品

第110章 揽民心(第2页)

朱厚炜点了点头,问道:“何事?”

陈玉道:“殿下,微臣现在才反应过来,这报社未来将会是舆论利器,也明白了蔚王的长远抱负。”

“只是现在报刊司掐住了报社的喉咙,以后就算报社想要发表什么舆论利于皇家的事,也会被报刊司审核。”

“杨廷和此人,心思实在太深了!不过严嵩此人,我们是不是可以争取争取?”

“要不要今晚微臣组个局,召严嵩过来一起吃顿饭?”

朱厚炜微微摇头,道:“没用的,我们和严嵩接触的时间不如杨廷和,我现在已经无权提拔严嵩,杨廷和对他更有用处。”

“不用请他了。”

朱厚炜摇摇头,除非下中旨提拔严嵩,但中旨斜封这些官职,在唐朝很多见,毕竟不是经过吏部和内阁造册的官吏,也不会被同僚承认,吏部不会造册那么户部就不会给他发同等官职该有的俸禄,俸禄只有内帑发。

这是朱厚炜和朱厚照能绕开内阁六部提拔官吏的唯一途径,不过即便他们能提拔,恐怕被提拔的人也不愿意升迁。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厚炜无法给严嵩带来任何提升,如果当初在翰林院的时候,朱厚炜那个时候权力还没有被大大限制,李东阳等内阁首辅和六部还是惧怕朱厚炜的。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不能就说文官们不再惧怕朱厚炜,只是他们现在接触朱厚炜的时间越来越短,限制了蔚王太多的权力,不必惧怕朱厚炜会动用任何违规的行政手段去收拾他们。这是傅瀚带来的对朱厚炜的巨大影响。

陈玉叹口气,道:“如果焦阁老还在,该多好。”

朱厚炜点点头,也有点怀念焦阁老了,焦阁老在内阁,最起码朱厚炜就有代理人在朝廷中枢,做很多事都方便许多,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内阁的动向。

但焦芳主动辞职后,现在朱厚炜在内阁已经没有了自己人,唯一在朝的人也只有眼前这三个,一个都察院,一个吏部,一个礼部,都不算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