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 作品

第143章 杨一清的态度

杨一清这话说完,弘治皇帝都不由的下意识一愣,不仅弘治皇帝,陈玉等人也是如此。他这是什么意思?

直接站队到杨廷和了?

大殿上大多数官吏看向杨一清的脸色都带着笑,只是几个是真心,几个是不耻就不知道了。

你真以为你能融入到咱们的队伍中来?简直痴人说梦!

杨一清顿了顿,继续开口道:“微臣才入京师没多久,但也听闻皇庄之事是前内宫监负责牵头,而内宫监太监又受命于谷大用。”

“锦衣卫不过只是听令行事,那么钱宁做什么,不做什么,是否真能自己决定?”

“皇上,微臣只有这么一个疑问,余下的微臣暂时不了解情况,不便多言。”

听到杨一清的话,众人再次一愣,大殿上的官吏面色顿变。

陈玉若有所思,原来他是这个意思,用这条思路给他们拓宽辩论的渠道,倒是一条极佳的思路。

杨一清已经将辩论的思路告诉了他们,陈玉等人怎么可能不抓着这条思路辩论,于是陈玉开口道:“杨大人高见。”

“有些人总是说许多事是钱宁做的,罪恶都是都做的,始作俑者是他,可我们不妨想想,钱宁做什么,真的是他自己能决定的吗?”

“若是诸位还有疑问,不妨找锦衣卫的小旗们去问问,他们做的事,究竟是他们自己的意愿,还是受命于谷大用。”

陈玉这话说出来,众人不由再次愣住了,谁愿意去找锦衣卫的人?不管是不是他们自己做的恶事,现在肯定也会推给谷大用,毕竟谷大用已经死了。

可若是不去找他们作证就冒然认为这一切都是钱宁做的,貌似又不太合理。

朝堂上因为杨一清的一句话,局势瞬间扭转。

杨廷和不得不出列道:“启奏皇上,杨尚书此言在理。”

钱宁死与不死都不重要,杨廷和也需要找个台阶下,实际他根本就不想因为钱宁这件小事掀起和蔚王和皇上的斗争。

但他又不能不这么做,下面的人都被舆论裹挟住,他若不去弹劾钱宁,没有人会在愿意跟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