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猪肉炖粉条
大孤山铁矿大院内,杜玉霖、司戴德和于文斗等人正在谢天蓬和矿上师傅们的陪同下,围着一大堆木箱子转圈呢。
可别小看这堆东西,它们足足划走了“华霖商贸行”账上的三万两白银,里面装着的可是号称能极大提升采矿效率的“大四件+两条线”啊。
所谓“大四件”,分别是指用于钻凿的蒸汽钻岩机、用于提运的蒸汽绞车、用于排水的蒸汽抽水机和一口提供动力的立式锅炉。
所谓“两条线”,自然指的就是轨道了,虽然于文斗为节省成本定的是木制轨道,但搭配上六辆铁皮矿车也足以应付初期的生产规模了。
由于“大四件”是从国外运来,为了方便装载已被拆卸成了几十个部分再由大木箱子进行包装。
杜玉霖背着手,拍拍这、摸摸那,心中的感觉很奇特,没曾想在爷爷家墙上照片上看惯了的大坑,如今却要在自己的手中重新开启,只是这会再挖出来的铁矿,可都要用在东北自己的建设上了。
许振远和谢天蓬只负责矿上的日常管理,对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一窍不通,此刻陪在杜玉霖身边的是被推选出来的一位老师傅,他也是于文斗在“天宝山”银矿那边请过来的。
老师傅姓马,今年六十多了,祖祖辈辈都干采矿这个行当,二十多年前他还曾在张之洞办的“汉阳铁厂”里干过几年,因此对这些引进的西洋设备很熟悉,而于文斗就是看中了他的这个优势,才不惜重金聘请他过来的。
虽然这些设备的包装都还没拆开,但马师傅已经按耐不住兴奋了,开始根据木箱子的尺寸讲解了起来。
他先请杜玉霖到了几个木箱前,指着一大一小两个箱子说到。
“东家,我要是没猜错,这肯定是蒸汽绞车,绝对的好东西啊,组装好后就像个小方桌旁边放了大水缸,两个人就可以操作,每天能提矿两千担以上,那可比咱们的人力轱辘效率高出去十几倍以上啊。”
这个时代的华人对“吨”这个计量单位还很陌生,因此采用的还是传统叫法,两千担大约就约等于一百二十多吨的样子。
对马师傅的感慨杜玉霖倒没感到太惊讶,毕竟他见过更先进的设备,不过在眼下,这种生产力的提升确实已经算是质的飞跃了。
见东家对自己的话没什么大反应,马师傅本能就以为东家可能并不了解这些采矿工具,所以多少内心就有些失望,但毕竟人家是掏钱的,他还是得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