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蹲得住 作品

第245章 突泉“会操”

一九零九年的六月,华国东北境内及周边发生了几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若站到历史高度去俯视,它们甚至可以被看做是后续那些重大事件的小伏笔了。

第一件事,阿梅利国一支“东方考察团”乘火车进入山海关来到奉天,在这里拍摄了近两百张高清晰度的照片,记录了那时的城墙、奉天驿、四平街商埠的样貌,而在百年以后这些照片将被刊登在阿梅利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上。随后,这支考察队又临时接到了一个新任务,即刻前往白城、郑家庙和锦州等地,去记录阿梅利国在东北大地上投资的“锦白铁路”修建过程。

第二件事,在英吉利、法兰西等国的斡旋下,海参崴沙、倭两国的局势在一度濒临失控后终于缓和下来,双方谈判代表于六月中举行了多次会面,最终以沙国赔偿“倭国町”商铺全部损失、倭国“常备舰队第二战队”撤离彼得大帝湾而告终,只是对于“玄洋社”的事情双方却都默契地选择了闭口不言。

第三件事,曾指挥了甲午战争的前倭国首相伊藤博文,于六月十四日辞去了朝显统监的职务,转任倭枢密院议长,开始将全部的工作重心放在“与沙国继续探讨如何划分满洲利益”上来,由于受到海参崴暴乱风波的影响,双方决定将原定于十月下旬举行的会面提前至九月份,地点仍选在哈尔滨,这意味着沙倭合谋瓜分华国的密约谈判提前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第四件事,一度生活陷入窘迫的朝显义士安重根得到了不明势力的资助,开始在“新韩村”内重新招兵买马、购置武器,多次亲自带人往返于海参崴、蔡家沟、哈尔滨一线踩点,并将刺杀目标确定为伊藤博文。

简单的四件事勾勒出了两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一条是由“沙倭”组成的瓜分东北联盟所主导,而另一条则是由“华-阿梅利”组成的繁荣东北联盟所推动,这二股势力之间谁会最终胜出,将决定民国后这片黑土地会走向何方。

等到了七月,朝廷方面又再出大事。

为统一全国军政、加强中央集权,摄政王载丰自封全国陆海军大元帅,并效仿倭国陆军“参谋本部”成立了海陆军联合机构“军咨府”,由满族大臣毓朗、善耆、载泽、载洵、载涛等人主持建军事务,同时不少袁世铠的亲信爱将都被边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