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第五百五十四章
“段不言,这会子城门未开,但殿下要亲自过去,劝诫众人。”
“那就去呗。”
段不言摸了摸扁平的小腹,饥饿又升了上来,时柏许见她不咸不淡的态度,有几分生气。
“外人传言适之投降,事关你的丈夫,你却半分不急?”
段不言回眸,冷冷瞥向时柏许。
“别指手画脚的,若你瞧不过去,赶紧给你老爹求救,若能拨些军资粮饷到曲州,再拉来几万人的驰援,才算得你厉害。”
否则,嘴上说得哐当响,有个屁用!
“你——”
段不言哼笑, “怂恿凤三纳妾的时候,怎地不想想老娘是他的结发妻子?”
时柏许被段不言几句话,搞得心态不稳,“段不言,一码归一码,殿下安危,你也不放在心上?”
嘁!
段不言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总有人出来教我做事,难不成你们忘了,我父兄是被睿王父兄砍了头的?”
这——
时柏许被怼的没脾气。
“那……那你不也救了如夫人与小殿下?”
段不言哼笑, “顺手的事儿,别问我动机,老娘做事儿,没动机。”
只是刘隽欺人太甚。
听雪楼外,睿王刘戈与段六众人,听得明明白白,大伙儿都不敢抬头看睿王的脸色,但不妨碍耳朵里听得一句轻叹,“哎,不言这脾气——”
又听得段六说道,“殿下, 莫要与她计较, 不言这性子,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
“面冷心热,我知道。”
殿下,您都这般会替她开脱的?
段六又道,“殿下,若不属下进去同不言说一声就行。”也免得睿王入内,与段不言生了纷争。
“无事!”
睿王带着众人,迈步进来。
段不言听得动静,抬头看去,饭堂双门打开,她在屋内,与院落里的睿王四目相对。
嘁!
又来!
段不言有些不耐,但睿王却面容和煦,不急不缓走了进来,“不言,我要出去一趟,府上众人安危,还得有劳你看顾一二。”
“去劝那些百姓,不该弃城而逃?”
段不言言语平淡,但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睿王听来,落坐于她的对面,“并非只是这么一桩。”
“殿下,不如细说,这种慌乱之下,如何处置?”
哎哟,这般要紧时刻,怎地还问这个?
莫说时柏许几人慌张,就是站在门畔的胡雪银、宋云璞,都生了着急。
但睿王未有慌张。
“不言若是想知,我长话短说,毕竟此等时刻,十分危急。”
胡雪银:……殿下,您倒是快些哟! 他是等不及,依照殿下吩咐,赶紧差人去做,至于屋内,睿王醇厚有此行的声音。娓娓道来。
“龙马营军情紧急,以寡敌众,势必艰难,三郎断然是不会叛逃投降,这点毋庸置疑,但若曲州府乱起来,靖州、开州自然也会被波及,故此,最为要紧的是稳住曲州城。”
“如何稳?”
段不言头也不抬,好似顺口问来。
睿王看着她专心吃饭,低声浅笑, “目前来讲,大概从四个方面来做,且看不言,是否有兴趣听个明白?”
“嗯,殿下请讲。”
段不言这才抬眼,点了点头。
睿王浅笑, “不言,你甚是有趣,不愧是舅父教养出来的。”
太有想法了!
难怪康德郡王府出事儿之前,老郡王就把段不言撵到曲州来,如今看来,也是知晓段不言有这个自保的本事。
睿王知时间紧迫,也不耽误。
“一来,稳定局势,阻断恐慌蔓延,这事儿胡大人吩咐下去,马上粘贴告示,安定民心, 也准备组建卫队,严防骚乱;其二、清查粮仓、守卫水源,对紧要物品譬如药物、布匹、柴薪、牲畜等统筹管理;其三,巩固城防,做好阻击敌人的准备;最后,杜绝官员家眷离城逃窜!”
睿王有条不紊,说了四点。
段不言听来,唇角上扬,“那殿下这会儿风风火火,欲要往何处去?”
睿王轻叹,“我与胡大人、宋大人等分工协作,身为大荣皇子,若不露面,与百姓说个明白,只怕恐慌加剧,难以应对。”
“西徵贼子也好,东宫太子也罢,他们的狗腿子只怕还在,您赫然站在台前,不怕引来刺杀?”
听到这里,睿王微微一愣。
就在段不言以为他生了犹豫之时,却见他浅笑出声,“多谢不言挂心,但此事不足为惧,一来会带着六伯等人, 定能护卫我之安全,二来,我并不惧怕死亡。”
嘁!
段不言蹙眉,“我倒不是质疑您退缩,但还请您小心为上,别让那些为您赴死之人,白辛苦一场。”
啊!
睿王一听,面上难掩激动。
好一会儿,才低声说道,“放心吧,不言,只是这一去,府上安危都得仰仗你了。”
“行吧!”
缘何段不言答应得如此干脆?
尾随睿王前去的众人生了疑虑,但留下来的赵三行,不喜咽下这不解,索性开门见山的问了段不言。
“为何不答应?”
段不言反问, 赵三行语塞, “这……,您说的,百姓逃窜,也能理解。”
“是理解,但不是所有人都逃得了。”
既然城池之中,亦有百姓,就得有人来解决,刘戈说的四点,简明扼要,不算个无用的皇子。
不多时,万铁生进来禀报。
段不言抬头,“何事?”
“如夫人说要过来拜谢您。”
“她能起身了?”说完,看向旁侧的丫鬟,秋桂点点头,“前日里如夫人就能起来了,兴许是殿下回来,她身子也有了起色,这两日扶着人, 多多少少能走几步。”
“让她别折腾,我用完饭,自会过去。”
丫鬟去挽风园传话,此刻陪着姜晚月娘俩的王氏松了口气,“夫人,不是妾身唠叨,实在是您这身子要紧,挽风园到听雪楼,不近不远,也要走个半柱香,您又不做轿撵,真是扶着丫鬟过去,于伤口百害无一利。”
刘骥也仰着头,“母亲,您要去同夫人说话,可交代孩儿,孩儿自去替您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