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枫 作品

第256章 爷孙三人,达成一致(第2页)

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敌人可防了呀。

而这一点也并不是空谈。

历史上,隆庆一朝,也就是朱厚熜的儿子,裕王登基当皇帝之后,便做成了一件事,史称“俺答封贡”。

属于典型的大明朝廷,没有动用军事的情况下,和北方的草原达成了和平,以及商贸往来。

这一次的和平行为,让草原和中原的百姓,和平相处了不少年头。

草原上的百姓,用他们的物资跟中原的百姓进行互市,双方友好了很长一段时间,停止了数百年来的敌对和征战。

所以朱允熥当时对王保保提出,要让草原和大明共成一家,互相换取自已所需要的物资,并不是瞎说的。

而是他根据自已上帝视角,看到的历史发生的事情,而提前做出了这样的举措。

再加上有王保保这样一个中间人,也就促成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也就让北方的敌人,成为了北方的家人。

那么,再把话说回来。

北方的敌人成了北方的家人,那自然就没有在北方设立防线,防止北方家人的这种事情了吧?

再结合藩王们拥兵自重,不服朝廷,会造反,等等一些弊端的话。

那么现在这些藩王,几乎就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了。

因此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朱允熥退朝,就对朱元璋跟朱标说:

“爹,爷爷,我想好了,准备削藩。”

朱元璋并不意外,削藩这种事情,自他听了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之后,就觉得早晚会发生。

毕竟这弊端太明显了,大明才多少年,藩王设立才多久?结果他老头子一死,朱棣就能够造反成功?

这事实证明啊,藩王的权力确实不宜过大。

手上也的确不该拥有太多的兵马。

就说现在,藩王们手底下标准的三护卫,人数都有点过于多了。

少则一万多人多则五六万人。

但凡是一个拥有满编制五六万人护卫的藩王,在有点统帅能力和军事能力的情况下,想要造反的话,还真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