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石仓
一日后,探哨传回消息,萧关关口,有更多驻军调往南段,驻兵人数增加了数千人。
当夜,沈行约换了身夜行衣,来到防线北段的云崖台口,随行的只有黑差一人。
林地一片漆黑,头顶高耸的树冠笼罩,暗不见天。
虫鸣声中,一名敌哨悄然经过,行至树下,仔细地搜寻了附近的每个角落,待敌哨走后,两道身影唰然落地。
沈行约没有说话,于昏暗夜色中朝黑差示意。
两人隐匿了脚步声,谨慎探行。
“陛下,这已经是第二次了……”黑差压低声音,道:“怎么云崖台的巡防,比主关口的防御还要勤?”
清早时,黑差被派出去,秘密探查主关的驻兵以及巡防情况。
傍晚时分,派出前往三处关口探查敌军动向的探哨赶回,沈行约将所得到的信息汇总,只觉得一些细节处存在疑点,非要亲自来查验过不可。
两人的身影已完全隐入密林中,沈行约低声道:“你去看过,主关口的巡防如何?”
黑差闻言有些疑惑。
在军营那会,赶回的探哨已将各关口的情况,统一汇报过,不明白他为何又问起,却还是答道:“主关口的巡防,大约每隔两刻钟一次。”
“这就是了,”沈行约道:“其余两处关口,也不过两刻换一次防。”
黑差更为不解:“这又证明什么?”
两人穿过密林,来到上一次沈行约俯瞰云崖台防御工事的北处山脊。
黑差放眼望去,恍然明白过来:“此地驻兵看上去不过两三万人,可巡防却如此严密?必然有诈。”
沈行约略牵了一下嘴角,意思是你也看出来了。
黑差道:“陛下……您是怀疑,此地是萧关驻防的贮粮所在?!”
照此想来,这一推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首先,此地并不处于萧关直冲的咽喉位置,不易被发现。而若要从此处发兵,不仅需要绕路,而且,险峻的地形不适合大规模作战。是以,从一开始议战之时,大伙都不自觉地屏蔽掉了并不占据地利与人和的防御北段。
其次,云崖台地处较高,有利于军粮的运输,借助相连城墙间的暗道,藏粮于木桶中,往其余两卡派发军粮,就可省去不少功夫。
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借助云崖台的地势,一旦有大股兵力接近,就可提前预判,部署兵力,将战斗截停在北山的峡谷之中。
黑差仔细观察过地势,以及对面驻防情况,随之显露出忧虑之色。
“陛下,可这样一来,即便萧关的主粮仓真在北口,云崖台巡防如此严紧,如何才能突破防守,夺取粮仓?”
沈行约突然调动视线,眉头皱起,黑差跟着噤了声,两人都觉察到了身后异动。
荒芜的杂草被风吹动,掠过断石,发出擦响。
风过无声。
刚才那一下,仿佛只是他们的错觉。
沈行约谨慎地转过身,黑差一手抬起,摸上刀鞘,身影快如疾风,猛地朝树丛劈去。
下一刻:
“是我——陛下!”李肃于暗处现身,脸色从容:“是我。”
“你怎么跟来了?”
沈行约收起防备,目光在李肃身上打量了一瞬。
半个时辰前,军营中,李肃反复思量这几处关防,认为其中必然有异,内心按捺不住,便冒夜来到沈行约的驻营帐篷,请求谒见。恰好那时,沈行约已更衣,与黑差二人自营地暗道悄声走了。
李肃猜测,可能是有重要的军事行动,又见他只带了黑差一人,实在放心不下,便冒着擅自离营的罪名,暗中尾随保护,没想到被发现了。
李肃也不为自己托词,只跪地道:“末将违犯军令,请陛下治罪。”
“没工夫治罪,”沈行约没好气道:“朕要是有心治你的罪,你早死了八百回了。”又压低声音,望向对面防守严密的台口,眼底反射出冷冽的光:“既然来了,也别闲着……”
“随朕一道,找时机越过防区,深入云崖台内部查探一圈!”
李肃与黑差几乎同时道:“陛下……”
“怎么,”沈行约轻声笑道:“怕了?”
乌云掩蔽了月光,晦暗月影下,云崖台如一座固守的堡垒般,森然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