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西战 作品

146. 和谈(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景望便向他转述,使者此行所求,约定等边盟签订之后,中原将以边境的地租价格,向胡戎收缴一季的地税。

萧拓听过,只点了点头,景望又道:“只是……燕王陛下指明了,要带走几个奴隶。”

听到这,萧拓神情一顿,忽想起从前答应沈行约的事,脸色变得晦暗不明。

这一日,胡戎的驻地中,与中原来使签订边盟进展顺利,轻而易举解决了入秋后部落无处转场的麻烦;而另一边,沈行约带领军队,已撤回到绥应与南阳郡的交界之地,城署中,众人就沈行约向胡戎借地的决意联合上奏,在议厅内吵得不可开交。

大伙所担心的无外乎一点:一旦边地向蛮夷敞开,难保到了约定期限,胡戎不会出尔反尔,久占邑野之地。

待到那时,形势将变得不可控制。

而晋北的邑野、巨城两地,作为抵抗北胡入侵的重要战略地带,其意义不言而喻。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层相对次要的因素,大伙儿都没明说。

沈行约未与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人商议,自作主张,将边地借予胡戎,也就罢了,可他开出的价码实在太低。

按照大家所想的意思,眼下秋粮还未成熟,田地青黄不接,何不趁此解决筹粮的难题。

在双方谈判时,狠狠地敲上一笔。

要知道,胡戎作为北部规模最大的游牧民族,虽极少种植粮食,可那草原上,却有数不尽的牛羊。

大伙能设想到最差的情况——借出邑野边地,向他们索要地税、牛羊等物,也可转为军需,总比这样拱手送人要好。

可沈行约偏等到使者出发,才将这一决定告知众人。

正所谓覆水难收,即便这些人之中,有谁再心有不满,总不能强迫他收回成命。

况且,使者在昨夜时便出发了,现在去追也来不及。

等到一番群情激愤过去,大伙宣泄的差不多,沈行约才幽幽开口,朝众人道:“怎么?都说完了?”

议厅内熙熙攘攘,渐次安静下来。

放下茶盏,沈行约的目光透过幕篱的玄纱望出:“朕可以说话了?”

面对众人的牢骚,沈行约温和的态度一如往常。

话音落下时,厅中气氛陷入了诡异地安静。

方才议论最凶的几人这会儿全不吭声。

孙隆稍低下头,回避沈行约的目光,李肃则整袍以掩饰失态。

大伙都知道,今日的议事,多多少少有些过火,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一再地退兵,众将心里都不痛快,又逢向胡戎出借边地一事,倍感窝火。

在这件事情上,沈行约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

他能理解大伙的心情,而与胡戎的交涉,沈行约所作出的决定,也不能说完全地没有私心。

“陛下……”

气氛正僵持时,王役适时站出,打圆场地笑了笑,道:“大伙方才所说,也是出于战局考虑,不过事已至此,咱们不妨改议旁的?考虑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战事,是听从军中将领们的建议,夺城力战,还是听从军师所言,保存实力,退往充州边郡……”

王役身侧,本应是张衍的位置空了出来。

昨夜时,他被沈行约赐封使臣,派往胡戎的驻地进行和谈,而王役一番话说完,众人也都反应过来,面露肃正之色。

沈行约不说话,静默片刻,众人齐声道:

“臣等失言,请陛下责罚——”

“没什么可失言的,”沈行约摆了摆手,示意不妨,“你们不过是,说了一些实话而已。”

说罢,沈行约扶了扶幕篱,缓缓走下主位。

他到得众人身前,负手而立。

“朕不想否认,与胡戎的和谈,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

厅内众人思索之际,沈行约却在这个问题上一转话锋,坦然问道:“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边境之患,始终难除,难道就要一直这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