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 116 章(第3页)
里壤乡作为北冥王朝重要的粮仓,在长辈和师傅们的教诲言词中,是尤为重要的乡城,亦深深刻在他头脑之中。
因而,十六岁,他第一次入里壤乡那年,提前温习了曾经所学的那些知识,希望亲眼所见之后,能将这重要之地的一切记得更深。后来,真的到了里壤乡,见到满眼良田和在田间劳作的百姓时,他才觉得书本无用。原来里壤乡比书卷中所记的还要富饶,一派生机勃勃之相。
碧空下田间,听着王叔言道一饭一食皆应感念天地惜物、百姓劳苦,他默默感恩,对里壤乡自此有了别样感情。
谁知那次之后两年,天下大旱,物产锐减。作为富产粮米的里壤乡首当其冲遭了害,金米收成大减。因原先的土地已难养活人,乡内百姓不得已频频迁居,苦不堪言。他闲时随老师入宫,听先皇与自己兄长说及此事都是愁眉不展,只因粮米收成全赖天时,实非人力所能干预。
莫夜寒听了李寒庭的叙述,稍思索片刻,道:“若是有能驾驭莹鸟这样妖兽的人出面,此事也不可解吗?”
李寒庭摇摇头:“莹鸟这样的妖兽,可凝水成湖不假。但莹鸟要用凝水成湖之能,需吸纳方圆百里之水源。若真的这样做了,也不过是以里壤乡西之水,解里壤乡东之旱罢了。更何况大旱之年,缺少水源的何止里壤一乡。”
言罢沉默良久,又道:“可惜世间再无耘天这种妖兽,不然好歹也可解一解这大旱之年的窘迫。”
莫夜寒并不记得耘天这类妖兽,想到手卷中自己还未看到的那部分,遂问道:“耘天可是已不存于世间?”
“正是。”李寒庭想起不久前在棕木林中所见的祭祀狸兽的祭坛之上的祭文,道,“耘天可是真正的瑞兽,能呼云唤雨,所出之日,天下升平。传说有耘天的王朝,百姓衣食无忧。可惜早在数千年之前,耘天便已绝迹。”
既然是人力所不能为,自然只有听天由命。
李寒庭还记得,那两年,自己眼见着皇兄一天天消瘦憔悴,既插不上嘴,更帮不上忙。从那时起,他更觉里壤乡乡非同一般,乃是王朝重中之重。
只是,他后来却再没机会踏入过里壤乡。
直到一年之前,因调职邢礼司,他才再次路过里壤乡。又因遇妖兽买卖一案停留,才得以再次踏入乡城。
那时听闻有妖兽被买卖,李寒庭打听案子的前因后果。因着他的身份,众人不能对他置之不理,于是请他出面探查。还拉了当时正要回都城述职的万和中一起,希望能够破了此案。他因此重走了几处乡内之地。只是这次走下来,并没能获得什么有用的线索。却看到有些曾经丰饶的地方被荒废了下来,原先有些富产粮米的福地如今无人耕种。十六岁时记忆中满是稻米的良田,早已不复存在,田地周围也只剩下无人的死屋。
他心中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