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五七回上 走投无路智能惘游(第3页)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入的西侧门的位置。
她又怕小厮盘问驱赶,不敢便站在门外苦等,于是就在对街的一棵老树那里等候。
不知是造化弄人,还是写故事的人可恶。
若她当日能等到宝玉和秦钟两人中的任意一个,恐怕都不会发生后面的故事了。
偏生这两个人,一个不曾骑马、被花家塞进轿子忙忙地赶路回来;另一个却被贾蓉从平日不开的角门悄悄护送出去。
两人便都没有遇上智能。
眼见着日头西垂,智能的双眼一错不错地盯着进出的人,却一直等不到秦钟。
她知道宁国府怕是早就散了席,秦钟同宝玉那样要好,若是得他留宿,想来也是有的,只不知如何才能送句口信儿进去?
这个时候她又万万没有理由再进荣国府去。
师父等不到自己回去,恐怕不多时就要来寻人,此地万万不可久留。
想到师父,就想起师父的板子。
明明是很不起眼的薄竹板,打起人来却不知道为何那样疼。
师父还叫人给那竹板尾端穿了三颗翡翠珠,配一把子红艳艳的流苏。
可惜不论弄得它再漂亮,也是狠心、无情又不祥的东西。
智能又冷、又饿、又怕,沿着宁荣街一路慢慢走着。
到了外头的大路上,白日里热闹的街道上此时已没有几个人。
两边的店铺倒已有一多半正在收摊、上窗板。
辛苦了一日,到了晚上,似乎每个人都有家可回,与亲人一起吃些热饭,说些闲话。
穷又怎么样,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总能想办法活下去的。
智能一面走,一面想,一面更伤感自己的身世。
路过一个卖馒头的摊子,年轻伙计正收拾着摞得高高的蒸屉,预备打烊。
智能走过去,从怀中摸出几个铜板来。
这是自己瞒着师傅偷偷藏下的私房钱。
虽然已经打定主意今后不再做尼姑,智能仍然按师父教的规矩好生向那伙计施了一礼,道:“施主,我买两个馒头。”
那伙计停下手里的活,打量了一眼智能。
他见这位小师父眉目清秀、生得又单弱,且是独身一人行走,便将后面已扎好的板车屉重又解开,从里取了一张干净的细纸,在笼屉底下拣了四只馒头出来,整整齐齐地包起来递给她,道:“小师父,拿着吧,这个不用钱。”跟着又去忙他自己的活了。
智能虽然见惯了师父们骄奢淫逸的生活,却还没忘了小时候过的苦日子。
她更没法忘记水月庵周边的穷苦人来庵里烧香时诚心祈愿的样子。
智能知道,经营这样的小摊子很不容易,起早贪黑自不必说了,单说这做馒头,瞧着好像容易,其实最是一项体力活。
她与师姐智善两个被师父要求学做馒头,为了做出师父满意的样子来,也吃过不少苦头。
若面团揉得不够力、不够数,或是醒发得不够久、不够次数,蒸出来的馒头就不会蓬松香甜。
看这摊子上摞得高高的蒸笼,就可以想见这家人每日要花多少力气。
智能不忍心白要他的馒头,将拿着铜钱的手又往前伸了伸。